即時文摘

英雄狗熊同一人 政治反腐兩難分(文:劉銳紹) (09:00)

曾任司法部長、公安部常務副部長的傅政華涉嫌違法違紀,正接受調查。由於他是政法系統的高層,此案自然備受海內外關注,並引起多種猜測和思考。正面的角度是:雷令風行反貪腐,老虎也要打。負面的角度是:權力和派系鬥爭,為中共「二十大」備戰和掃雷。外界難知實情,也無法影響,只能靜心觀察,但有兩點是較明顯的:一是大家歡迎中共打貪腐,而且要真打,繼續打,不要選擇性的打,期望有良好效果;二是目前無人能危及習近平的地位,所以關鍵要看他怎樣想和怎樣做了。

綜合中外各界的關注,主要有以下三點。先旨說明,這些關注的內容不一定會成為事實,只是觀察和分析的角度而已。

(1)「打虎工程」將怎樣延續下去?

──自從中共「十九大」以來,公安系統已有3名副部長(孟宏偉、孫力軍、傅政華)下馬。此外,中共調查和監察中央直接管理的幹部(多是身兼重任的高官),今年以來已有23名這類幹部受查,而傅政華是當中第二名落馬的正部級官員。還有,中共今年又開展有針對性的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活動,一般預料傅政華不會是最後一頭老虎。那麼,日後的「打虎」行動將怎樣延伸下去?哪些「大老虎」將會被關進籠子裏?還是「已見成效,適可而止」?

跟着,對政法系統的整頓會否擴大到其他領域,包括軍方和武警系統?如果整頓活動和「打虎工程」持續和擴散開去,會否影響中國的政局穩定?最高權力機關如何保持穩定局勢?也許,連串的整頓行動只是有關方面防患未然之策,不會構成重大危機,但對政局的連鎖效應,已成為外界關注的重點,倒是眼前的事實。

──外界關注這類案件的政治性質,多於涉及貪腐的違法違紀。據報道,公安部近日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時通報了孫力軍的案情,並提到傅政華,換言之兩案可能有關連。當中,對孫力軍的指控涉及「政治隱患」、「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培植個人勢力、結成利益集團」;所以,要深挖相關的「人和事」。

外界難以明瞭上述指控的具體內容,但這些政治性的指控比刑事和經濟犯罪的指控嚴重得多,涉及黨性和派性的問題,間接反映了中共高層和政法系統的一個側面,更令人關注:這類「深挖徹查」的工作如何進展?能否取得預期成效?

──傅政華等政法領導人曾是得力官員,受到中央領導人的接見和肯定,為什麼昔日是龍,今日成蟲?如果說,他們過去隱蔽得很好,近年才發現他們的罪行和馬上處理;那麼,這又是否間接說明,過去的監督制度和行動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2)民間如何看待「打虎工程」?

──官媒過去對傅政華讚譽有加,說他「低調為人,高調做事」、「不吸煙不喝酒,喜歡看書」;對違反公安辦事原則的人員「一律視情節給予紀律處分直至開除」(見「人民網」和《北京青年報》)。但他出事之後,公安系統的人傳出「傅政華愛出風頭,也不體恤下屬」的評語。外界難知細節,也不知這是總體定性的口徑,還是個別人士的觀感?總之,老百姓的疑問就是,到底應該相信官方以前的讚頌之詞?還是相信今天的指控之事?久而久之,普羅大眾就產生一種觀感:「當官的出事前都是英雄,出事後都是狗熊」,變成民間心中的官場規律。

──由此而生的另一個現象是:民眾面對「英雄狗熊兩難分」時,一般傾向相信官方對狗熊的揭露,而不大相信官方對英雄的讚頌。這又成為民間觀察官場現狀的一條風景線。且看網民在孫力軍和傅政華出事後的反應,大多認為今天掌權的人「打虎有功」,對橫行多時的「老虎」口誅筆伐。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只信壞事而不信好評」的現象,卻沒有太多人研究,反正感到十分正常就是了。

──這種心態成為常態,那麼,老百姓會否把「英雄狗熊同一人」的感覺輻射到今天的官員身上呢?筆者強調,不能一竹篙打盡一船人,但官方如果不努力弄清楚這種心態的成因和努力避免,只會令正常工作的官員受累,對官方也毫無好處。長遠來說,民眾也難以分辨「打老虎」到底是政治需要,還是真的反貪腐?這將完全抵消公開表述的原意,難以產生建立威信、凝聚民心的作用。

──民眾既有上述心態,那麼,官員又如何看待「英雄狗熊論」呢?正常工作的官員會說:「不管那麼多,反正自己沒犯法。」不正常工作的人也許會說:「不管那麼多,先做了英雄再說。」無論如何,「今天英雄明日狗熊」的心態也會影響官員的正常行為,或多或少心理上也有影響,不利正常工作和對上級的信任。有關方面和人員必須正視和慎思。

(3)怎樣建立反貪腐的公信力?

綜觀目前形勢,以下提及的方法看來不大現實,沒有條件實現或不願實現,但還是要提的。官方如敢嘗試,始終利多於弊。

──必須搞好事發前的預防和預警系統。這個系統大有大做,小有小做,但關鍵是一定要做。例如,過去嘗試過的網絡問政,後來在「不得妄議(中央政策和朝政)」的精神下逐步消失。一些善意提出建議的人士(如任志強),也被打入天牢;為民眾爭取司法公義的維權律師,又被獲授權的傅政華等高官打散,這豈不是自我毁壞預防和預警系統嗎?其實,網絡問政和依法維權也是為官方謀穩定,應盡早重建。

──讓司法機關有一定獨立自主審判權力。過去官方處理敏感案件時,多會先來「輿論審判」,即由官方操控的輿論機器發放官方的信息,希望讓外界接受先入為主的定性。如今,傅政華也受到同樣的待遇,不知這是否「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可是,這種方式無法建立司法的公正性,更難發揮以法律來防範貪腐的正面作用。所以,讓司法機關有一定的獨立自主審判的權力,才是長遠反貪腐之策。

──日後審判矚目的案件時,可讓境外傳媒入庭採訪。圈中人明白,可以採取中國特色的方法,確保一切不會出軌。這牽涉官方的信心問題,但如果連這一點信心也沒有,就更難說真正的反貪腐了。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