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日本真要蹚台灣這灘渾水嗎?(文:歐陽五) (09:00)

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的岸田文雄,幾無懸念地於4日成為日本第100任首相。無論他是否能打破「短命」首相的「魔咒」,近期日本對華政策風向都讓人感到擔憂。

在前首相安倍晉三執政末期,中日關係再次轉冷。毫無疑問,這與美國政府的對華戰略轉向密切相關。尤其引發中國強烈反彈的是,在拜登入主白宮後,無論是今年3月的美日防長和外長的「2+2」會談,還是4月份拜登與安倍繼任者菅義偉的美日首腦會晤,都罕見地對台灣問題表達關切。

日本政界和民間對華氛圍不容樂觀

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得到安倍、麻生等日本政壇派閥支持的岸田文雄,執政後的外交政策,不可避免地將受到這些老牌政客的影響。而且,原本稱為「鴿派」的岸田文雄,在此前參選時展現出對華強硬態度,雖然有競選策略的考慮,但中國議題在日本國內選舉時受到空前關注,且4位競選者都競相對華「放狠話」,本身就反映出日本政界和民間現時對華氛圍不容樂觀。

自二戰結束以來,日本的外交政策幾乎是完全依靠和支持美國,在周邊外交上亦是如此,無論哪一任首相都不太可能跳出這一框架。在當前中美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即使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日本在中美之間也沒有「選邊站」的自由,而是一定會緊隨美國。這一點與同為美國盟友的歐盟還有區別,畢竟歐盟各國間利益不一,且在與美保持步調一致上尚有更多可自由操作的空間。

當前,橫亘中日之間的幾大焦點,不外乎參拜靖國神社、歷史教科書、釣魚島等爭端、台灣問題以及所謂涉新疆等地的人權問題。歷史問題自不用說,日盛的民族自豪感讓中國民眾在日本政客「拜鬼」時格外敏感,不久前內地某藝人還因被曝光曾在靖國神社開心合影而被封殺;對於釣魚島等爭端,就在9月底華為高管孟晚舟被釋放回國的當天,中國很多媒體和民眾均回憶起11年前的同一天,同樣乘坐中國政府包機回到福州的詹其雄,他正是在2010年「釣魚島撞船事件」中被日方逮捕的中國漁船船長,民眾情緒可見一斑。

台灣問題屬紅線問題 不可觸碰

然而,對於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灣問題,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民間,都不可能像對待釣魚島等島礁一般與日方「擱置爭議」。可以說,這屬於紅線問題,不可觸碰。

對於日本來說,由於歷史、地理等原因,在經濟、人文等領域與台灣聯繫緊密。但對於中國而言,日本與台灣的這些緊密聯繫,源自被視為近代中國歷史恥辱的甲午戰爭、《馬關條約》以及日本侵華戰爭造成的台灣日據時代。因此,在近期日本政治人物提及「日台地理位置接近」、「日本應像保護民主國家一樣保護台灣」時,中國民眾會強烈反彈,質問日本到底是想「保護」還是企圖再次佔領台灣。

日對台態度 唯美馬首是瞻

其實,日本近期在對待台灣問題上出現與以往不同的態度,不過是唯美國馬首是瞻。拜登在中美戰略競爭中大打「台灣牌」,自詡美國「親密盟友」的日本自然亦步亦趨。當然,渲染「台海有事」助推修憲氛圍,以圖衝破「和平憲法」束縛,也是部分日本政客的「小心思」。

由此,先有菅義偉將台灣說成是「國家」的口誤,後有麻生太郎聲稱如果中國大陸進攻台灣,日本政府將認定這是安全保障相關法所規定的「存亡危機事態」,「美日一定要一同防衛台灣」。最近,岸信夫稱「台若出事,日亦無法置身事外」,中山泰秀則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至於岸田文雄,也在近期頻頻表示對台海局勢的「擔憂」。

中日「政冷經熱」幾無可能

岸田文雄勝選後,如果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是綿裏藏針,第二天中國國防部對岸信夫、中山泰秀上述言辭的回應,則是直言不諱:台灣的事,是中國的事,不關日本什麼事。由是觀之,日本政府如果想既繼續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又仍試圖重現此前的中日「政冷經熱」態勢,在當前的中美博弈情勢下,幾無可能。

當前,擺在日本面前的一個重要選擇,就是關於中國大陸和台灣先後提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的問題。對日本而言,這不僅是一道經濟選擇題,更是政治必答題。在目睹「喀布爾時刻」和美英澳甩開法國簽訂所謂安全協議後,美國的盟友們都在仔細掂量自己是否能抵過「美國優先」的考量。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此前受疫情等原因延宕的中國領導人訪日之行能否啟航,球在日本一邊。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