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當顧客東主離港時(文:任建峰) (09:00)

「大約今年7月,生意突然大跌,現在仍慢慢沉,現在靠有顧客不斷來吃『餞行飯』或買『餞行飯』外賣來維持。不過,當連那些客都離開香港時,都不知長遠怎樣好了。」——多家「黃店」(即相對地較支持一些非建制立場的商店)食肆東主都曾對我說的類似說話

「唉,一個又一個顧客來向我說再見。他們有些還會帶孩兒、孫兒來到店舖道別,說『後會有期』。隨着他們近月不斷離開,我的生意已大不如前。」——好幾家做街坊生意的「黃店」食材、日用品商店都曾對我說的類似說話

「首先同一眾摸過門釘嘅客人講聲唔好意思,我哋冇好好咁交代就不辭而別。其實選擇離開或者忍住留低同樣困難……但係屋企冇咗正常運作,每日都發生荒謬絕論嘅事,抱歉我未能做到無動於衷,抗壓能力的確唔夠及人。」—— 一家「黃店」食肆關門、東主移居海外後在其社交媒體專頁帖文的原文節錄

對,我又要說說「移民潮」這個提供無窮無盡評論角度的題目了。坊間曾有一種說法,聲稱由「黃店」與支持「黃絲」社會理念顧客建立的「黃色經濟圈」違反市場經濟定律。不過,如果大家看得仔細一點,其實「黃色經濟圈」都是離不開「供」與「求」的基本市場經濟概念,而這又在近期被香港移民潮影響。

供求都因移民離港邁向萎縮

先說「求」,因為這個較簡單。雖然香港近期的移民潮並不完全是基於政治因素,但選擇離開的看來又好像是「黃絲」的相對地多。有經濟能力冒着移民後減薪、失業風險去舉家移民的,亦偏向是一些消費能力較高的中產或中上階層人士與其孩兒們。這群人是近年「黃色經濟圈」消費的骨幹。他們離開香港,就自然會影響香港市場對「黃店」消費品或服務的「求」,「黃店」的營業額又怎會不被負面影響?

而這個問題亦會影響到「供」,因為總會有一些「黃店」因抵受不了生意下滑而要倒閉,令到提供「黃」消費選擇的供應減少。另外,如上述那個「不辭而別」的東主那樣,有些「黃店」東主自己都會最終選擇移民。當然,有些(特別是賣商品那些「黃店」)或許還能嘗試從海外「遙控」他們在香港的生意。但更多的(特別是食肆,因其營運性質較難「遙控」)會選擇索性把香港的店舖關掉,在外國重新開始,「黃」消費選擇的供應亦相應地減少。

所以,在「供」與「求」都因顧客、東主們移民離港而邁向萎縮的情况下,「黃色經濟圈」本身就會是按照市場定律,要面對經營下去愈來愈困難的情况。對於有些對「黃色經濟圈」概念有反感的人,或許會視此為好消息。

剩下的「黃店」要做好產品與服務

不過,就算是從一個「黃絲」的角度來說,這又未必完全是壞事:近一兩年來,不時會聽到一些「黃絲」朋友對個別「黃店」有微言,說他們着重社會理念時忽略了做好自己的產品、服務。就着「黃色經濟圈」面對移民潮帶來的困境,剩下的「黃店」或許要把焦點更多放在做好自己的產品與服務,確保自己能繼續生存,甚至興盛下去。

「黃絲」與否,這都令繼續在香港生活的消費者得益吧。

(作者按:以上是筆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他所屬的律師行或團體)

作者是執業律師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