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對施政報告的遐想(文:李宇陽) (09:00)

2021年《施政報告》即將於10月6日發表,作為本屆行政長官任內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其內容無論是新瓶舊酒、濫竽充數還是標新立異、高瞻遠矚,均令人產生無限遐想。香港過去兩年在政治領域面對的嚴峻挑戰,基本上已經在中央政府的出手下得以解決,社會和政局也漸漸恢復穩定。基於此,中央希望下屆特區政府可以強政勵治,集中精力全力發展經濟,解決土地房屋等根本民生難題。所以,此份施政報告的內容,一方面關係到能否打破現有政策的局限性、加強施政連續性,另一方面也會間接反映出下屆特首競逐的人選要求。

新一份施政報告的公眾諮詢較往年頻密,從7月起開展大大小小約30場公眾諮詢會,聽取各界意見。而相關政黨、立法會議員、不同界別代表和市民大眾亦舉辦各類造勢活動,就各自關心的議題發表意見及建議,以展示對政府施政的期望。用行政長官的話說,現在是香港砥礪前行、重新出發的時候,尤其需振興經濟,重建市民的希望和信心。重新出發不假,但如何重振經濟、重建信心,則是關鍵難題,對此,筆者亦有無限遐想。

重振經濟 不能僅寄託外部政策

2020年的施政報告內容重點放在政治與防疫上,其中有約三分之一的篇幅講解「中央全力支持」、「堅持『一國兩制』」、「走出疫境」及與內地經濟合作,對大灣區的發展更是落墨頗多,因此在具體解決本地民生問題的篇幅方面,佔比便無可避免會被削減。

而2021年的大趨勢,伴隨着十四五規劃的通過實施、中央相關部委的宣講團到訪香港,以及前海擴區重大規劃方案的公布,筆者相信今年的施政報告仍然會重點突出香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一重大課題,對未來香港發展、角色定位的規劃,將會多於對現有政策實施的反思與改善。

一直以來,香港與國家的發展都是息息相關,中央政府也為香港、為港人投放各種利好政策,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已是大勢所趨,但如果僅僅是寄託於靠外部政策因素重振香港經濟,解決香港根深柢固的問題,完全就是本末倒置。國家自然希望香港愈來愈好,但香港自身問題一大堆,靠吃老本不懂如何自救的話,只會逐漸喪失自己的競爭力與談判籌碼,趨於邊緣人的角色。

要決心建立和諧公義社會

過去兩年,中央已經多次向香港釋放了重大政治和政策信號,解決一系列固有的經濟民生問題是香港必須面對的情况。筆者寄望未來幾屆的特區政府,能夠展現堅定的決心意志,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仔細思考如何建立一個和諧、公義的社會,全力解決香港土地房屋問題,讓居者有其屋;建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讓市民老有所養;建立惠及全民的醫療保障制度,讓市民病有所醫;調整社會分配關係,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及公共服務,優化社會安全網。只有當香港不被自身問題束縛住畫地自限,才能更好地利用國家政策之便,搭上國家發展快車。

避免政治過左經濟過右

另外,我們也必須正視到「內地經濟好了,香港人就會自然而然地認同內地,擁抱內地」的這種想法,其實不切實際。也許港、台並不排斥中華傳統文化,但內地的經濟文明未必是對港、台最好的向心力,相反,政治文明的進步才是一個關鍵突破口。

過去兩年,中央治港的總體路線,筆者大概概括為:從審視香港現存政治制度,到推進政治變革、消解政治矛盾,以達到維護政治穩定。但同時,筆者也希望在治港方針上千萬要避免出現政治過左、經濟過右的局面,因為這樣的管治路線只會加深香港的階級矛盾、社會矛盾,無助社會穩定。

要理解和尊重港人核心價值

如何增進國民身分認同,促使人心「二次回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對的任務。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背景下,香港始終是中國的香港,但同時更是香港人的香港,我們是否真的了解香港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香港人的認同是什麼?2019年的「修例風波」從起初源於要求撤回一條法案,到後期逐漸演變成大型暴亂,致使香港的道德基礎被破壞,法治基礎被踐踏;而重塑道德基礎,重樹法治基礎,更非一日之功。在這過程中,我們必須明白這場運動在大部分香港人看來是為了香港的公共利益,代表香港的公共意志。換句話說,這場運動更是回歸以來港人對其身分認同、價值認同、文化認同的一次集體爆煲,並在代際交替的過程中不斷傳遞下去。

2021年施政報告無論是「假大空」,還是「有得揀」,都離不開重振經濟、重建信心這條路線。但重振經濟的前提,是要先正視自身經濟發展的弊端與束縛,並拿出決心與勇氣,敢於重新調整社會分配關係,完善社會保障,以促進社會公正公平。而重建信心的前提,更是要了解何謂港人的信心。這一信心的基礎是來源於香港固有的核心價值與港人的身分認同,只有理解及尊重這兩點,才能從根本上達到人心的「二次回歸」。希望當局及未來幾屆的特區政府,能夠在施政報告中對解決這兩大問題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卷,強政勵治方能堅定前行,以民為本才能燃點希望。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