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清一色」或「混一色」? 港人的立法會選舉投票意向(文:小林哲郎、陳佩琳) (09:00)

近日來,民主派人士會否參選立法會,獲社會廣泛關注。在人大實施「愛國者治港」、完善選舉制度的新框架底下,參選立會者必須從5個界別各取至少兩個選委提名,門檻極高,意味着民主派陣營難以拜票「入閘」。但有溫和泛民人士備受政治壓力,傳參選或可表明自己已轉化為「忠誠反對派」,釐清香港政治並非「清一色」、「一言堂」。據報道,民主黨主席羅健熙稱,有中間人持續游說及關注民主黨會否派員參選。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及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亦先後撰文,稱民主派不參選是公然對抗新選制、行「選舉攬炒主義」,是「死路一條」。特首林鄭月娥亦不點名評論民主黨,指「若有政治組織說它從今以後不再參與香港的選舉,即不再進入政治體制論政」是「有點奇怪」。然而,市民對新制度下的立法會選舉顯得興趣缺缺。不少民主派人士和支持者則不滿選舉認受性低、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被DQ,呼籲杯葛立法會選舉,否則是配合政府為新制度背書,營造香港選舉仍多元、具競爭的假象。

9月初網絡調查1580人投票意向

由此可見,民主黨和其他民主派人士可謂進退兩難。誠然,若民主派政黨放棄競逐議席,就意味着不能再履行其作為代議士的初衷。但如果在他們派員參選的同時,大多數民主派選民認為議會無甚可為,轉而投白票或廢票,甚或杯葛選舉的話,這些候選人則可能面臨被支持者視為「賣香港」的局面。亦有聲音認為,儘管民主派未能在議會改變現狀、爭取政治訴求,但其取得的民意授權,有助於展示民主陣營在後國安法時代的民意基礎。換言之,溫和民主派參選是否具備正當性,或取決於選民實際上是否願意參與這場選舉。倘若民主派成功「入閘」,他們又會贏得幾多票?

為了解選民在今屆立會選舉的投票意向,我們在9月初針對18至69歲的香港市民,進行了一項網絡調查,共收集1580份樣本。是次調查對受訪者的年齡及性別作配額抽樣,並按全港整體人口分佈加權。在問及投票意向的部分,受訪者先讀到「在即將到來的立法會選舉中,尚未確定會有哪些候選人角逐地區直選席位。然而,我們仍希望了解你此刻的想法」,然後獲隨機分配至兩組情境之一:一組假設今屆有民主派候選人;而另一組則假設沒有民主派候選人(見圖1)。在調查受訪者的投票意向前,我們亦問及他們所屬的政治光譜(即建制派、泛民主派、本土派)。在本文分析中所指的民主派,包括泛民主派和本土派。由於分配過程隨機,結果所顯示選民投票意向的任何差異,都可以歸因於民主派能否、有否競選。我們並注意到網絡調查中,受訪者未集中作答導致問卷無效的一大挑戰,為此,我們排除了整項調查中作答時間最短的一成受訪者。儘管如此,與完整或排除更多受訪者(25%)的樣本相比,三者展示的投票意向並沒顯著差距。

若有民主派競選 三成建制支持者「轉軚」

圖2顯示,當沒有民主派候選人可供選擇時,約七成建制支持者表示會投票予建制派候選人,兩成人則表示會投白票、廢票,而餘下一成則不會投票。另外,當有民主派競選時,則有三成人表示他們會投票予民主派候選人。此一顯著的流失率主要源自投票予自身陣營、投白廢票的建制支持者人數減少。有見於結果略顯異常,我們採用多項邏輯迴歸分析(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的統計模型,以分析何類建制派支持者願意投票予民主派候選人。我們發現,教育程度較高、視反修例運動失敗,及希望中央政府對香港事務的控制較少的建制派支持者,較容易在今屆選舉中「轉軚」。雖然這類人士在名義上認同其建制派身分,但他們可能傾向於策略性投票,或認為立會有民主派代表是可取的,有助維持香港高度自治。另一可能性是他們認為反修例運動已經失敗,不太可能捲土重來;而且經過選委會、國安處的嚴格審查,只有「忠誠反對派」候選人才會獲許競選公職。這些信念可能會降低建制派支持者轉向投票予民主派候選人的心理障礙。當然,在現時的政治大環境下,我們不排除有些民主派人士或會虛報自己是建制派支持者的可能性,需作進一步分析。

五成民主派支持者會投予同陣營候選人

圖3顯示了民主派支持者的投票意向。在沒有民主派候選人時,過半數民主派支持者選擇不投票,另外三成人則會投白票、廢票。但在出現民主派候選人的情况下,一半人會投票予該候選人,支持率相比起我們在去年4月進行的一項同類型調查中,有八成民主派受訪者表示自己在前年區議會選舉中投給了同陣營候選人,無疑大幅下降。餘下三成人則會不出席投票、一成人會投白廢票。換言之,約有四成民主派受訪者視參與這場經大幅修改、有利於建制派的選舉本身就是「不民主的」,因而不會選出其代議士。另有一成民主派支持者更會從有自身陣營的名單中,轉軚投票予建制派候選人。同樣地,對五大訴求支持度較低、認為反修例運動已然失敗,以及傾向中央加強控制香港事務的民主派人士,更容易轉向投票予對方陣營候選人。由於受訪者政治立場是從建制、泛民、本土三選一,而建制和民主派都有溫和人士,他們的投票意向、政治及議題取態往往有異於、甚至超越自身陣營的一概立場。

市民明顯不滿新選制

我們應如何解讀這些數據?首先,市民對新選舉制度明顯感到不滿。當我們合計兩大陣營時,受訪者的整體投票率出現大幅下降:投白廢票、不投票的比例,在沒有民主派候選人的情况下高達63%,而有民主派候選人時為31%。但民主、建制得票佔比仍維持在六四比。值得注意的是,本項調查不包括70歲或以上人士,亦沒有隨機抽樣,或未能充分代表部分群組的民意。但今屆投票率仍可能低於2016年的58.28%。在今年9月中舉行的澳門立法會選舉,亦因民主派參選人被DQ,而創下自回歸以來的最低投票率42.38%,香港也可能出現類似下降。

未知「入閘者」仍獲選民視為「民主派」否

另外,數據表明,當民主派人士參選時,他們仍有可能獲得選民支持,提高其參選決定的正當性。然而,我們目前尚未清楚,當一名候選人經重重關卡,獲准競選公職時,是否仍獲選民承認為「民主派候選人」。是次研究只簡單地區分「親建制」、「民主派」候選人,並未提供詳細的候選人背景資料。例如,我們無從得知選民如何定位所謂中間派的候選人。

再者,數據只定格於9月初的民意,而市民的投票意向可能因應未來數月內的政局發展而產生重大變化。因此,此刻的投票意向不一定會直接轉化為12月的實際投票結果。

香港政治又一場重大民意測試

然而,不少民主派選民會投票支持同陣營候選人這一發現,表明了市民仍願意在不利的制度下以投票發聲,換言之,今屆立會選舉可說是為數不多可以體現民意的機會之一。香港的政治環境正面臨劇變,公民社會團體接連解散,這不僅意味着市民愈來愈難了解當前輿論氛圍,也意味着政治參與及發聲的機會漸少。不難想像,將會有更多人避免就敏感的政治話題表態。無論立會選舉規則有多嚴苛,其結果都是市民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將成為香港政治又一場重大民意測試。

作者小林哲郎是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副教授,陳佩琳是牛津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研究生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