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疫苗猶豫:不能忽略的世代價值差異(文:黃偉豪) (09:00)

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是各地面對的難題,香港也不例外。特區政府在推動疫苗接種上,已出盡八寶「谷針」,在整體上也見到了成效,但在較年長的群組上,特別是在70歲或以上的群組,卻是遲遲未有起色,接種率遠遠落後於整體的全港數字。究其原因,是在政府的「谷針」政策上,仍需要根據世代價值的不同,對不同年齡的人士,在「利他」(altruism)與「利己」(egoism)的層面上適當調整,才能對症下藥。

年長群組接種率未有起色

在國際上,香港的疫苗接種率已相當不錯,絕對可以媲美歐美等先進國家和地區。根據特區政府官方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提供的數字,截至9月19日,香港已經有4,405,094人接種了第一針,及3,974,990人已完成了兩針的接種,以百分比來計算,分別是65.4%及59%。

可是,以年齡群組來計算,各組的差異卻很大,當中以長者的群組為甚,最使政府感到頭痛。

以接種了兩針來說,接種率最高的群組是40至49歲的組別,高達75.16%。即使是在另一個因對副作用的擔心,而引起關注的年輕人組別,在12至19歲的年齡群組裏,也有超過半數(52.57%)已經打齊了兩針。可是,在長者的群組裏,接種率卻出奇地偏低,遠遠落後於整體的數字。在70至79歲的年齡群組,接種率只有33.97%,在80歲或以上的年齡群組,接種率更「急降」至10.56%的極低數字。

從「利他」及「利己」層面分析

這些數字在告訴我們,政府「谷針」的政策在整體上雖然已見成效,但相關政策卻未能成功針對年長人口,改變他們的行為。政府本身也很清楚這個問題,所以近日我們也見到負責疫苗接種的重要官員,心急如焚地頻頻透過傳媒呼籲長者盡快接種疫苗。但是,純粹的呼籲相信對問題解決的幫助不大,如果真的有效的話,亦早已見效,不需要等到今時今日了。政府對長者群組的不斷「呼籲」,所反映的可能是政府已技窮,苦無對策。

疫苗猶豫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背後原因很多,也並非一個純粹的醫學問題,包含了很多社會及心理因素。同樣原因,香港的長者疫苗接種率遠遠低於其他群組,也有多於一個原因導致,而其中之一是政府在「谷針」上未能兼顧世代的價值差異,因而在「利他」及「利己」的策略上未能有效發揮,在鼓勵長者接種疫苗上進退失據。

簡單來說,要改變市民的行為,可以從「利他」及「利己」兩個層面來分析。用前者的策略,政府便要信服市民接種疫苗對社會及公共利益的重要性,而用後者的話,鼓勵疫苗接種的策略便要專注在個人層面上不斷提供誘因。但政府在針對長者接種疫苗的策略上,目前是一個錯配,「利他」成分過多,而「利己」誘因卻又不足及不到位。

政府用「利他」的策略的明顯例子,便是不斷呼籲長者接種疫苗以達至「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是使整體社會受益,所以本質上自然是利他,更重要的是它擁有公共政策的重要概念——「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特性,就是有人可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或成本,也可以「坐享其成」(free ride),所以一個個人的可行策略,就是等其他人努力達至,自己則袖手旁觀。

因為個人接種疫苗的風險永遠不會跌至零,「利他」的精神是推動「群體免疫」的主動力。但要達至「群體免疫」,使人人受益,不需要所有人也接種疫苗,只要有絕大多數人如八至九成人,願意付出和承擔風險接種,也可以得到預期的效果。亦即是說,少數人可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而享受「群體免疫」的共同成果。

游說長者打針 「利己」策略應較有效

可是,從世代價值的角度出發,單靠「利他」精神作為誘因,來推動「群體免疫」,卻未必是聰明的做法,因不同年齡組別的人士的「利他」取向的程度可以有一定的差異。基於時代的不同和成長的社會環境因素,「利他」對於推動長者接種疫苗的作用,未必和較年輕或中年的群組相同。理由自然和現在較年長的一輩,他們成長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

以筆者的父母為例,他們的成長年代,社會貧窮,政府的支援不足,先照顧自己及家人是當時理所當然的生存之道。他們對錢的位置也看得十分重要,先發財,後立品。筆者猶記得當初他們看見我被電視台訪問,分析及評論公共事務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有興趣的不是訪問的內容,而是「人工有幾多?掙了多少錢?」當我解釋接受訪問是基於公眾利益,所以是免費,他們便感到十分困惑,因為「利他」始終不是他們所屬的年代的主導價值。

因此,要成功游說長者接種疫苗,「利己」的策略應較「利他」更為有效。從「利己」的角度出發,來自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Vaccines(《疫苗》)的研究發現(註),香港市民接種疫苗的取向和疫情有密切的關係,當然是疫情愈嚴峻,對疫苗的需求亦會大幅增加。理由很簡單,從效益與成本的分析出發,當感染的風險及代價高於疫苗副作用的風險的時候,接種疫苗便成為了最符合個人利益的明智抉擇。但在疫情平穩下,市民一般認為自行透過「個人保護行為」(personal protection behaviors),例如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等,已可以有效代替疫苗來防止感染。

目前「利己」策略對長者作用有限

當然,我們絕對不可能本末倒置,為了谷針而期望疫情再次加劇。可是,目前政府的「利己」策略,如接種疫苗可增加工作機會及更方便外出和參加社交聚會等,均對長期留在家中或院舍的長者沒有吸引力,作用有限。所以政府必須從其他的「利己」層面花多一些心思和創意,來鼓勵長者接種疫苗。

註:Wang, Kailu, et al. (2021) "Change of Willingness to Accept COVID-19 Vaccine and Reasons of Vaccine Hesitancy of Working People at Different Waves of Local Epidemic in Hong Kong, China: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s". Vaccines, 9(1), 62. doi.org/10.3390/vaccines9010062

作者是中文大學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課程主任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