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新田購物城為何成為笑話?(文:陳帆川) (09:00)

新田購物城開幕3年多,一直都是網民笑柄,譏它為死城,直至最近壽終正寢。這個商場從頭到尾似乎都沒什麼正面報道,可能有人覺得它的公關不濟,但事實上,坊間的冷嘲熱諷,可能才是正中下懷。

新田購物城的意念,早在水貨客猖獗時萌生,但商場由話題熾熱拖至話題冷卻仍未開幕。實際開幕日期也是一拖再拖,牽頭人黃定光每次被記者問及,皆含糊其辭,前期宣傳不足。而在2018年試業首日,更只得約20間店舖營業,非常古怪。

自此,很多傳媒、網絡紅人和網民都愛譏諷它為死城,並對租戶寄予同情。大部分報道一直跟進購物城門可羅雀的慘况,網民則嘲弄黃定光有欠眼光,卻絕少人對整個項目提出質疑:為什麼主理人好像甫開始便「冇心搞」?這個蝕本項目到底有沒有贏家?

翻查資料,在購物城開幕前,只得《壹周刊》在2015年深入調查過。報道質疑兩大地產商以慈善家的姿態借地,實際是鋪路發展保育地區,興建「濕地豪宅」。報道還詳細分析了民建聯黃定光為何積極推動項目,解釋了很多看上去低智、但實際上利益攸關的商業決定。

看穿真實的調查報道買少見少

這就是「入肉」與「不入肉」報道的分別。「入肉」的調查報道,例如《明報》偵查、昔日的《新聞刺針》和壹傳媒調查報道,標題未必最搶眼,但能挖掘出問題所在,讓利益集團無所遁形。「不入肉」的報道,則是充斥於網絡世界的抽水資訊,純粹一種情緒發泄。

以購物城為例,抽水者對所謂的死城落井下石,再拿民建聯議員來嘲諷一番,讓大家看得過癮,但利益集團仍逍遙自在,甚或對大眾視線轉移而樂不可支,實行你有你笑,我有我賺。

購物城成為瞬間被港人忘記的笑話一則,因為那種看穿真實的調查報道買少見少,抽水資訊卻因為製作成本低、政治風險細,在網絡上不停複製,某程度上在掩護既得利益集團蒙混過關,讓事情不了了之。

隨着拆穿笑話的人愈來愈少,類似的笑話會否愈來愈多?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