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文:陳智傑) (09:00)

每當政壇風雲變色、社會躁動,假新聞與事實查核(fact-checking)的呼聲便不絕於耳。諷刺的是,大喊假新聞者不時也被其他人指摘為造假源頭: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便不斷攻擊傳媒報道假新聞,卻同時被各方質疑其公信力。假新聞及事實查核,與政治衝突、社會動盪,以至民眾對社會制度的信任息息相關。

政治資訊戰的一部分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往往是政治資訊戰的一部分:不同政治陣營發放有利己方的資訊、攻擊對方的文宣,選取、放大某些事實和畫面,並配以煽情的評論。在選舉造勢、政治爭議、社會運動,以至是如今資訊爆炸,人們在網絡世界各取所需、「圍爐取暖」之時,以假新聞或事實查核為名的政治資訊戰,更是無日無之。

互聯網巨企及各地政府,不時都以假新聞為由,對社會資訊實行不同方式的審查,惟其執行效果往往會惹起更大的爭議。網絡搜尋器和社交媒體企業打擊假消息的行動,總會引來偏頗的疑雲:保守派指摘自由派的消息取得傳播優勢,自由派卻認為以人手審查傳播內容,準則難以客觀。至於以公權力來審查傳播內容是否假新聞,則少不免惹來資訊與新聞自由、審查機構如何判斷事實的擔憂。

事實與否 跟觀點與角度有莫大關連

說到底,事實與否,跟觀點與角度有莫大關連:某位官員或政治人物是否「講大話」?某項政策的效果是否未如理想?進一步而言,一些都市傳說、民間謠言和醜聞,也許亦會誤墮假消息的「灰色地帶」:某些地方是否曾經鬧出人命、某些名人是否曾經做出某些行為等,不時成為城中熱話,以至是香港代代相傳的「故事」。若然要立法規管所謂的假新聞,法律條文和執法機構又將如何處理層出不窮的都市傳說、民間謠言和醜聞?今天的謠言,可以在明天被證實為事實,也可以成為永遠的社會謎團。謠言從來止於智者;而每當謠言滿天飛,則往往是社會制度已經無法取信於民。法律的利劍,可以阻止人們造假,卻無法平息謠言、撫平躁動的民心。

社會漸漸猜疑新聞專業

說到底,假新聞及事實查核大行其道,反映社會漸漸猜疑新聞行業的專業主義和實踐。事實查核,本應是新聞行業應盡的社會義務。社會相信新聞為事實,並不止憑新聞工作者查核報道內容是否屬實,更是對新聞行業、新聞機構,以至是新聞工作者的一種制度信任。如果人們覺得新聞機構的立場偏頗、認為新聞行業已經受某些政治或經濟壓力所操控,則恐怕記者和編輯們如何努力去查核事實和數據,也難以博取讀者的信任。撫心自問:各位在平時以及社會運動期間,會相信「對家」傳媒或資訊平台的「新聞」嗎?

實踐新聞倫理 要有社會條件配合

新聞行業之所以能實踐其客觀、平衡報道和事實陳述的新聞倫理,除了新聞工作者本身的努力外,亦要有以下的社會條件配合:

.民眾對社會制度的信任:

新聞主要的消息來源,來自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組織——各官方單位、主要商業機構、大學研究、廣為人知的民間組織、政黨和知名人物。如果社會以陰謀論看待一切官方和社會知名組織所提供的資訊和數據,則新聞行業也無能為力。這並不是指新聞工作者刻意依賴官方或其他知名機構的消息,而是社會所理解的事實和數據,大部分是基於官方統計和大型機構的研究及分析:人口資料、意外事故的傷亡數據、社會經濟產出、土地和房屋發展等資料,實有賴政府、公營法定機構、大型商業組織和民間組織的資源、人力和業務統計,才能成事。

.穩定的政治倫理:

社會少不免有政治爭議。在穩定的政治倫理下,不同政治黨派和法定組織的角色大致穩定,政治權力較為平衡,人們也大約能預計他們的行事方式。在穩定的政治倫理下,新聞行業便較能發揮客觀平衡的社會角色,把新聞版面分配給主要的黨派或相關持份者。假如政治局勢波譎雲詭,黨派行為異於「常態」,又或政治權力失去平衡,則新聞工作也難於尋找平衡客觀的準則:從前被認為是「民主派」的人物,忽然被指是「建制派」;現有政治力量消散、新的政治力量未明;又或者再沒有黨派和政治人物就某些議題發表不同意見,都會讓新聞內容出現一些制度局限。

假新聞和事實查核的社會現象,除了新聞行業備受非議外,與民眾對既有社會制度存有猜疑,以及政治倫理處於權力重整的混沌階段,也不無關係。假如政治衝突不斷、社會持續不安、民眾對社會制度的信任未能復元,以假新聞和事實查核之名的政治資訊戰和民間謠言,只怕仍會沒完沒了。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