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本末倒置(文:黎子傑) (09:00)

7月18日,香港勞福局長羅致光很高興地宣布,「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反應熱烈,獲得超過380間企業提供約2900個職位空缺,收到超過1.8萬人申請,已經有超過400名成功申請者入職。

其實筆者想請問羅局長,香港的人才政策是引入人才還是送出人才?將香港的青年及創科人才送往大陸,是香港之福嗎?答案顯然不是了。

送出人才 送走財源

中央支持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香港政府應該以政策鼓勵創科企業及人才前往香港開設公司及聘請香港青年,吸引世界各國尤其是國內的創科專才前往香港,提升香港青年的科研創新能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的將香港年輕人才(尤其是科創人才)送走。

香港政府居然資助企業,贊助香港青年往大陸工作的工資達每名每月1萬港元,最長為18個月,這個做法其實只是令已經有招聘計劃讓香港青年畢業生往大灣區工作的香港企業,得到政府的額外資助,減低其從香港招聘的工資成本。有政府資助的誘因,這類企業會多增設在大陸的工作崗位,而當然會同時減少香港的工作崗位,令香港的工作崗位消失。「四大」審計所及騰訊等企業,就算沒有這個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本來就需要招聘香港的年輕「剛畢業生」,例如以審計員的身分往大灣區做審計工作,即使政府不提出政策也會招聘,政策無疑只是對香港經濟及人才培養毫無好處的企業資助。

這政策對香港經濟毫無幫助外,只會促進了2000多名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消費。以每名青年每月工資2萬元(港元,下同)、有2000人計,即每月有潛在4000萬元在當地消費滾動——當然,青年未必把全份薪金都花光,以一半計也有2000萬元;18個月內,2000名香港年輕人在大陸衣食住行的消費,以上述「半份糧」計,潛在金額3.6億元,將帶動當地以億元計經濟流動。這項政策是促進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當地經濟,而不是香港的經濟,香港經濟並不能因為政府使用公帑受惠,這是荒謬的財政政策。

另外,這批年輕人才往大陸工作後,香港的人才就會變得更加凋零,剩下老弱殘兵,這種以幫助香港年輕人融合到大灣區所包裝的政策,完全違反「融入理念及原意」——香港需要融入大灣區的同時,其實是需要引進人流、物流、錢流到香港,為香港經濟提供動力,而不是讓香港的人才、資金都流走往大灣區。這項政策推出的原因,其實是特區政府在推卸責任,因為特區政府未能振興香港經濟,未能提供更多工作崗位給香港的年輕人,導致香港境內未能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給香港的年輕人,而政府只能把香港境外的工作機會推薦給香港的青年。這是本末倒置的政策,但卻被特區政府的官員包裝為幫助香港青年融入大灣區。

宜再推投資移民 吸資金創就業

其實特區政府可以推出更多的刺激經濟政策,從而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例如,筆者建議特區政府重新推出修正版「投資移民計劃」,規定投資移民申請人必須在香港開設公司,並必須在最少5年內每年聘請最少3名香港永久居民,其中一名必須是香港本地大學剛畢業生,就能為香港青年增加就業崗位,如每年名額容許有1000名富豪(估計是大陸富豪居多)透過此計劃申請來香港,可以每年為香港新增3000個工作崗位,每年可以多聘請1000名本地大學畢業生。

投資移民會新增每年投資額,如工資開支(3名員工每年最少約70萬元)、租用辦公室費用(每年租金最少約35萬元)及營運費用(每年最少約50萬元)等投資,估計每名投資移民於5年期間,每年投資於香港最少155萬元,為香港帶來最少775萬元投資,7年就能成為香港永久居民。1000名投資移民每年最少可以為香港帶來新增投資15.5億元,以此投資額撬動其他行業的經濟活動,將能為香港經濟帶來新活力及實際的每年新增過百億經濟增長。

政府如果想發展科創產業,應該是提供誘因,讓全世界尤其是大灣區的大陸創科青年往香港工作,如資助香港的創科企業引進創科專才在香港工作的工資開支,減輕香港創科企業的工資負擔,而不是反其道而行,去資助企業將香港僅有的科創人才挖往大陸。

增港青對大灣區了解 另有妙計

如果需要增加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的了解,可以透過減低大灣區城市與香港之間的人員流動成本,如減低來往大灣區城市及香港的交通費用,包括大幅降低上水來往羅湖的港鐵費用,讓香港學生、青年在周末公餘及課餘往大灣區各城市多了解,去使用大灣區城市的日常生活科技(如無現金電子支付),增加對大陸科技發達的認識。透過加強跨境基建投資以減少通勤時間,可以促進兩地人員的往來,減低來往時間成本,這些才是加強香港青年融入大灣區的政策,而不是鼓勵香港青年往大灣區生活及就業。除此之外,特區政府應該提供更多大灣區其他城市與香港青年的文化、娛樂、康樂、體育活動及比賽,將可以更好地讓大灣區青年加強交流溝通,加深彼此的認識與了解,減少誤解,這些才是消除陸港矛盾的政策。

作者是香港傑出專上學生服務協會創會會長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