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移民潮與本地教會(文:任建峰) (09:00)

近一年來,我不時都會寫一下一些港人移民潮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以移民潮為文章起點,既因為這事的確在我們身邊的親友圈子中不斷地發生,亦是因為近一年多可能被視為挑戰某些紅線的題目變得愈來愈多,暫時看來仍可以寫一下的題目,就變相愈來愈少。港人移民這個問題剛好是很多媒體都仍較「正常」地採訪的議題,所以我亦「跟風」去寫多一些。

至於今次又可以寫什麼?香港各大小的天主教、基督教會近好幾十年來都是孕育中產人士的搖籃,而決定移民的香港人當中亦不少是中產階層。所以,移民潮對本地教會與其教友一定有不少的影響。雖然個別教會或教友所面對的挑戰都不同,但以下都是從各路天主教、基督教朋友聽回來的一些大趨勢。

教會人手及資源壓力增

先說教會。移民潮當然就是令各教會有比起平時多的信徒離開。在人事上,無論是歌詠團/獻詩班、領經、傳道、團契/信仰小組、社區服務等各種侍奉工作,教會都會因教友移民而少了好幾對手去幫忙。而在這方面逐漸為教會帶來頭痛的,就是移民的人數來得較多、較快,要去找其他教友代替都不容易。老實說,現有而未參與侍奉的教友,如果以前未有伸出援手,現在會願意積極幫忙的機會亦較低。至於新教友,慕道班/道理班亦來不及去「製造」足夠的新教友,填補各範疇的空缺(而為預備受洗人士而設的慕道班/道理班,本身都因疫情、移民潮與香港社會狀况,近年有就讀人數下降趨勢)。

除了人手,移民潮亦逐漸會為教會帶來資源上的壓力。教友少了,捐獻就自然會受影響。但同時,教會亦有壓力要加放資源,在資訊提供或維持靈修生活等層面上,支援準備移民或剛剛移民的教友。在這情况下,再加上上述的人手日漸不足,教會的運作與經營都會逐漸轉趨困難,而這對一些規模較小、沒有宗派的獨立基督教會,或許會有分外嚴重的影響。

本地教友政見料更保守

至於教會整體教友取態,大家都可以想像,選擇在這一刻移民的較多數都在政見上是「黃」的。當這群教友移民後,剩下來的教友不是會更保守嗎?而這股更甚的保守,又會對教會在社會上的角色帶來什麼影響?我相信我不需要就此「畫公仔畫出腸」了。

不少海外華人教會很「藍」

就着這一點,決定移民的教友們去到西方國家後,若有意參與當地的華人教會,又很有可能會受到另一番衝擊。他們很有機會驚覺,不少海外華人教會往往都會基於在當地落地生根華僑對家鄉的情意結、多年來受到種族歧視,與看不起西方白人生活模式或價值觀等因素,而在政治取態上是很「藍」的。這一點,再加上一般海外少數族裔團體較常見的小圈子是非較多的現象,都會為這一刻移民的香港教友在信仰上帶來挑戰。

近期的香港移民潮,對於本地教會,與教會內留下或決定好移民的教友,都算是一個難關。但願上主眷顧他們,好讓他們無論是在世界上哪一個角落,都能繼續發揮教會、教友成為「世界的光」的使命。

(作者按:以上是筆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他所屬的律師行或團體)

作者是執業律師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