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新加坡政府「放棄」清零 香港應效法嗎?(文:張樂芹) (09:00)

疫情爆發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時間,惟各地情况仍然反覆,鄰近地區如馬來西亞繼續封關,泰國本計劃開放邊境及放寬管制,最後卻將首都曼谷重新封城,而英國最近亦受變種病毒影響,情况未許樂觀。

與此同時,早前與港府商討旅遊氣泡的新加坡,繼續其進取的作風,繼總理李顯龍早前預視疫情會成為風土病(Endemic)後,當地聯合領導抗疫部門工作小組也發表文章,表示在疫苗接種率提高、患者追蹤系統以及驗測效率日益完善下,將會陸續開放,讓市民適應「新常態」。

在討論新加坡政府這個做法是否值得香港效法之前,我們先看看香港的情况。自2月推出疫苗接種計劃以來,截至7月16日,香港累計接種約471萬劑,情况較之前大為改善。而新加坡,截至7月16日,則有70%人口已完成最少一針,44%人口已完成兩針(Our World in Data數據),的確較香港為高(香港兩項數字分別為37%及26%),與當地政府希望在8月初左右為當地三分之二人口全面接種的目標相符。至於香港,近日接種人數屢創新高,加上在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的統籌下,加設了外展接種的服務,到訪不同的企業、走入社區,亦有效地提高接種率,為香港進一步放寬管制打下強心針。

星「與疫並存」有深入考量

放寬管制與否,是各地政府都在苦惱的問題。一方面疫情下經濟大受打擊,尤以中小企為甚,急需重振經濟,但放得太鬆,又會陷入新一輪的爆發,形成惡性循環。新加坡政府提出要與疫情並存的策略,不無道理,也是經過深入的考量才公布的,絕對不是「放棄清零」這麼簡單。

首先,當地正調整其檢測的策略,鼓勵民間採用成本較低、快捷的抗原快檢測(Antigen Rapid Test),希望可以加大檢測量,防患於未然。另外,當地一直檢視及改良其篩檢、分區、分流、轉診的流程,加強醫療系統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為了讓更多民眾能夠接種疫苗,早前公布延長了兩劑疫苗的接種間距,由4星期轉為8星期,至近日疫苗供應穩定才重新縮短接種間距,此舉亦提升了其接種第一針人口的比率,達至初步保護的效果。

真要「放棄清零」 困難重重

話雖如此,如果真的要「放棄清零」,實行起來卻困難重重。

首先,政府要確保當地的醫療系統足夠應付病人的需要,特別是如果當疫情再度爆發的時候,有否足夠資源照顧重症病人,減低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率,是主要的考量,也是難以完全準確計算的一環。

第二,其他政府的反應也是一個考慮因素,以香港為例,在聽到新加坡有機會放棄清零的時候,已有聲音促請停止重啟旅遊氣泡計劃的工作,改與其他更安全的地方通關。放棄清零,會否順得哥情失嫂意,在推行前實在需要從長計議。

最後則是主理官員的政治勇氣,到底官員有沒有決心抵住抨擊,萬一在放棄清零後還有大型的社區爆發,這個責任又由誰來承擔,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

最實在是繼續推動「打針」

香港現時的疫情控制表現良好,最實在的,還是繼續推動疫苗接種,甚至計劃下一批的補充疫苗,未雨綢繆,為這種長久的抗疫戰做好準備。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