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疫症下支援癌症病人:與癌共存和共舞(文:門妤、楊卓叡、林泰忠、葉兆輝) (09:00)

香港人的預期壽命全球第一,但同時需面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慢性疾病等公共衛生問題。癌症是香港的健康頭號殺手。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註1),2018年有逾3.4萬宗癌症新病例,比2017年上升近3%,亦是歷史新高,意味平均每天有逾90名新確診癌症患者。癌症患者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群體。採取有效治療手段,提高患者生存率,是醫生、患者及家屬的共同願望。

癌症病人身心飽受折磨

癌症病人的身體健康,固然是治療的焦點,但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病人的心理健康。患癌所帶來的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打擊,或會讓病人走上不歸路。過去曾有研究顯示,癌症患者的自殺風險遠高於一般人。從我們最近研究所得(註2),在香港,約1%癌症病人從因癌症入院後起一年內出現過自殘或自殺行為。與一般熟知的自殺個案不同,抑鬱症並非癌症病人自殺的主要風險因素(risk factor;註3)。患有較低生存率的癌症、原發癌症的轉移、較長的入院時間、不定期需要急症室服務,以及自殘或自殺史,或會增加癌症病人的自殘或自殺風險。對患者來說,癌症治療的每個環節都需面臨許多困難。在廣泛認知上,癌症都被視為「絕症」,知悉自己患癌對很多人而言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這種恐慌和無助,或使患者陷入極端情緒中。研究表明,在獲知癌症診斷的一周至一年內,都是自殘及自殺的高風險期(註4)。

其次,大部分癌症病人都需接受一個漫長治療過程,而疾病本身和治療過程都會為病人帶來痛楚。治療的過程亦會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對照顧者的壓力,亦會影響日常工作和社交,導致病者和照顧者生活質素(quality of life)降低。很多癌症病人認為,自己的疾病以及治療過程,為家人帶來極大經濟及生活上負擔。因此,癌症病人或會選擇「長痛不如短痛」,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為自己及家人帶來最終解脫。

癌症患者的自殺並不會解決「短痛」,而其帶來的「長痛」更是無法消除的。癌症患者的情緒健康及自殺防治,需要醫護、家人及社會各持份者共同努力和全力支持。

醫護人員:自殺防治的第一道防線

前線醫務工作者是陪伴患者抗擊癌症的最有力助手和伙伴,病人的離世對於醫務工作者而言也是很大打擊。因此,提高醫護人員對癌症病人自殺的篩查和疏導,可有效降低其自殺風險。

目前在醫療系統中對癌症病人自殺風險的評估,一般是先進行抑鬱症篩查(depression screening)。然而,許多自殘及自殺的癌症病人並不會有明顯抑鬱症表現。再者,不是所有抑鬱症患者都會有自殘及自殺行為。因此在抑鬱症篩查及治療之外,醫生應在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中,密切關注患者行為及情緒變化。如患者行為反常,或透露出自責、厭世或輕生的念頭,醫護工作者應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並開導患者。另一方面,若患者情况惡化,需經常使用急症或者住院等醫療服務,醫護人員應在治療過程中關注他們的情緒需要。適當時候,醫護人員可以請社工或心理諮詢師介入,為患者提供更專業的心理疏導服務。

與此同時,我們相信,給予患者更「人性化」的治療,會是改善病人心理健康的重中之重。不同病人或許有不同需求,面對着不同困難。例如,我們的研究發現,不同年齡的癌症病人,自殘或自殺行為風險不一(註2)。在58歲以下的入院患者中,年輕病人的風險較高,而風險隨年齡增長而降低;但在58歲或以上病人中,自殘或自殺行為風險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對年輕癌症患者而言,人生才剛起步,得知患癌後可能會比中年或老年患者更絕望及無力;而對老年患者而言,他們可能會希望在身體還受控的時候,為自己的人生作出選擇。因此,在制訂治療計劃時,醫生應與患者建立良好互信的關係,充分溝通,考慮患者的需求,在保證治療效果下盡可能減少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針對老年或晚期癌症患者,積極治療帶來的意義和成效不大。治療手段應着重與提供高質素的臨終關懷服務或居家照顧,緩解病人的症狀,並尊重他們的自主權和選擇。醫療科技的進步能有效延長癌症病人的壽命,但我們亦應該反思如何改善病人的生活質素,讓他們活得有意義和尊嚴。

紓緩治療意義重大

另外,紓緩治療(Palliative care)的普及也十分重要。癌症病人可以更加清楚和有效面對癌症治療過程中的不適。再者,紓緩治療的醫務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可以有效幫助癌症病人和家屬分擔憂慮,助其做好準備。新冠疫情下,香港人的生活迎來「新常態」。一系列的防疫措施,雖然有效阻截疫情的擴散,但同時亦可能影響了很多病人,包括住院癌症病人。怎樣在控制風險之下,使病者與照顧者都可以得到適當的安排,如親友探訪措施,使到病人可以安然離去、存者沒有遺憾,這需要所有持份者通力配合。

親朋好友:抗癌道路上的堅強後盾

罹患癌症對病人和親朋好友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癌症治療的過程漫長而艱辛。這個過程若然能有親朋好友同行,對於病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在得知自己患癌之後,病人或會憤怒、絕望、自暴自棄。親友應盡量保持理智的情緒,陪伴病人度過這段接受的時期。治療的過程中,病情或會反覆,病人的情緒也會產生波動。病人也許會自責,認為自己的疾病給家人帶來了很大的負擔。此時,家人的陪伴和理解就顯得尤為重要。家人應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讓患者盡可能少因為「病人」的身分而受到影響,盡量過好正常的生活。親友也不要因為其「病人」的身分而過分敏感或區別對待,在遵從醫生指示的前提下,鼓勵病人繼續原有的工作或學業,不要因為癌症而失去人生的意義和生活的追求。

對於有輕生意念的癌症患者,親友應給予病人抒發負面情緒的機會,嘗試傾聽和理解其厭世的原因,了解病人的訴求,疏導其悲觀情緒並給予陪伴。如有需要,可以鼓勵病人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親友應盡量避免呵斥病人,或用自己的價值觀強行說服病人,給他們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與此同時,親友應確保病人不會接觸到任何有可能對其生命造成威脅的物品或地點,例如藥物、利器或陽台等。

健康是多維度的

健康不僅體現在身體層面,同時也包含心理及社交層面上的健康。在抗擊癌症的過程中,我們除了為癌症病人提供醫療手段,去延長其生存期,同時也應當關注病人的心理和社交健康,從而減少病人的自殺風險。為癌症病人提供一味「心藥」,或許可以幫助他們減輕痛苦,讓他們活得更長久,更有意義,更有尊嚴。相信大家同心努力下,希望可以不單止「starting well」、「living well」,還可以「finishing well」。

(作者按:本文中所提到的研究得到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謹此致謝)

註1:bit.ly/2SGcQcd

註2:Men, V. Y., Emery, C. R., Lam, T.-C. & Yip, P. S. F. Suicidal/self-harm behaviors among cancer patients: a population-based competing risk analysis. Psychol Med. 2020 Nov 23:1-10. doi: 10.1017/S0033291720004250

註3:Men, V. Y., Emery, C. R. & Yip, P. S. F. Characteristics of cancer patients who died by suicide: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15-year coronial records. Psycho-oncology. pon.5634 (2021) doi: 10.1002/pon.5634

註4:Fang, F. et al. Suicide and Cardiovascular Death after a Cancer Diagnosis. N. Engl. J. Med. 366, 1310-1318 (2012)

作者門妤、楊卓叡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生,林泰忠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牀腫瘤科榮譽臨牀助理教授,葉兆輝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