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培養課程 能出政治人才嗎?(文:林朝暉) (09:00)

新加坡前內閣資政李光耀先生,是世界歷史上少有能夠同時獲得東西方政治圈共同認可的領袖人物。對於如何成為一個領袖,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話:「I do not yet know of a man who became a leader as a result of having undergone a leadership course.」

無獨有偶,自從中央政府出手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本地政圈發生了一個有趣現象:不同政團(就連香港某大同鄉會)都在籌辦課程,培養政治和管治人才;而過去一些內地著名學府籌辦的香港政治人才課程,也從往年收生困難,今年忽然變得競爭激烈,超額招生。原定這個系列中沒有打算討論這個主題,但筆者希望拋磚引玉,帶着以下幾個問題來開展討論:不同課程之間區別在哪?課程在其他國家及地區常見嗎?香港出現這種雨後春筍般的現象,反映着什麼狀况?

學院培養及黨內培養

為了更好去探討香港的政治人才培養課程,筆者嘗試歸納和比對了一些其他國家類似的課程特徵:

第一,國外由學院籌辦的政治人才課程,往往相對重視傳授政策工具的運用、運算軟件,以及分析能力、理論水平的培養。比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多年的公共管理碩士(MPA)系列、深受內地幹部歡迎的新加坡國立大學MPA課程,而北大也有為第三世界國家培養大量政府要員的MPA課程;大多都沒有專門設定以培養某一個地方「政治人才」的做法。究其原因,是學院教育主要以「開眼界」和「做學問」為目的,鼓勵不同國籍、成長背景和能力傾向的政治人才進行思想碰撞和交流,也因此,導師背景都是以學者、專家為主,比較少以公共政治人物為教學人員。相對而言,現時香港不少課程中,唯清華所辦課程與國外同類課程相對看齊;其他課程都有相當比例的專業政治人參與教學,嘗試理論及實踐同步傳授。

第二,會有明確分層培養,政黨開設的課程,主要專門予有志參政的「政治素人」或「新手上路」;學院式培養的高級公共管理課程,不少收生要求都和工商管理碩士(MBA)類似,針對資深、具相關經驗或工作經驗的人士報讀。從最新一屆的學員名單所見,定位從過往培養政治素人,轉為了參政者進修;多以政府官員、議員及參政者為主,幾近沒有多少「政治素人」或「新手上路」。

第三,外國大多以政黨籌辦的培養課程,主要以預備黨員、初入黨員報讀,作為代表政黨出選或參政前的準備,也有嚴格考核,確保畢業學員符合要求。課程以黨內領導、選舉經理、政策制訂者等去授課為主,以灌輸政黨理念和政策倡議價值為主要目的;甚至據筆者了解,不少課程結業時,要同屆學員做分享總結,實際上讓同儕間根據相處及了解,自我反省,也對學員性格上的不足和弱點,善意批評;黨領導從旁觀察,考察學員的「人和」,類同我國黨組織也有「黨內生活會」的安排一樣。

民建聯開辦的「政道」課程有前瞻性,形式類似,但不盡相同。然而,比較少見一個政黨開辦的政治理念課程,一半以上不是本黨黨員,並都是「參政者」為主。而且筆者發現「政道」的課程,更像是一個明星講座系列,全都是牛耳級講者人物。從公開資料所見,並未見有明確的考核要求。至於讓現屆學員一同開個「生活會」,自我反省及相互善意批評、「紅紅臉、冒冒汗」,應該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青年參政及政治素人的另類出路

有趣的是,最近筆者曾經接觸一位1997年出生的年輕人,文筆及成績不錯。他報讀了本文提到的其中一個課程,但被拒絕取錄了。他自我分析原因是缺少知名度。但他報讀的原因,是希望加深對內地政治體制、國情的理解,也希望去沉澱思考「香港往何處去」的問題。

根據本系列兩位筆者(另一位是香港政策研究所香港願景計劃高級研究員林緻茵)的自身經驗總結,在內地高校學習經歷中,貴乎課堂上與課堂外的學習和交流。不僅是師承內地的港澳專家學者,能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覺去理解央港關係,從導師的言傳身教,也會對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責任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作為一個香港本地的年輕人,你所分享的切身感受,對不少專家來說,也是一種教學相長。特別身在國內最好的高校,集聚全國最好的腦袋和知識分子,內地同輩人如何理解世界形勢、對社會的關懷,以及人生抱負,相信對一直在香港長大的一輩,是個思想衝擊及啟發。

值得一提,尤其師門之間的情誼,更是難能可貴,與香港及國外的讀書經歷截然不同、無法比擬。

筆者衷心建議有意參政的年輕人:能否考上上述課程,不代表能力高低及成敗;真正的政治人才正需要有「跑江湖」的功夫、「敢於戰鬥」的意志,以及「積存人和」的心性。如果可以抽空一兩年到內地高校進修,將會是畢生受用的經歷。

蜂擁加入的深層次原因?

回到一個大家關切的問題:為何這些課程忽然受到熱烈歡迎?就連大量已經參政的政治人物都不甘後人。筆者沒有機會逐一統計及查問,但大概與「完善選舉制度」後的政治氣氛有關。建制派的政治人物都能感受到壓力,是時候力爭上游;而且當中也不乏有學員評估,認為這些課程的畢業生將會成為未來一屆重要的「政治人才庫」。

是否「人才庫」不得而知,但起碼看到一點是,課程沒有引來更多「新手上路」或「素人參政」;相反看到是參政者積極地「在職進修」。香港市民及社會各界好應該對我城的未來有準確的判斷,保持信心、毋須過度悲觀。尤其這類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正是一種信號:問題早已經了然在胸、改革在望。

最後,當下非要斷言這些課程能否出人才,也言之尚早,始終花開需時;但還是值得期待,在選舉制度、政治制度進一步改革後,對政治人才會有全新的要求——新人事、新面貌、新的時代擔當。

上面所談及的課程教育,師資、內容、辦學者的初衷和熱誠都是毋庸置疑、各有千秋,也是當下最好的配置和安排。但育才貴乎心性,筆者認為其中最大的關鍵及寄望,還是是否能夠「嚴師出高徒」。

(香港培養政治人才的困境系列.七)

作者是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理事、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