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說服市民接種疫苗 責在政府與專家(文:黃子惠) (09:00)

自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武漢,迅速傳播,至今已逾一年。世界各國皆受影響。幸而先進國家快速發展各種疫苗,廣泛為民眾接種。然而香港市民的接種疫苗率偏低,惹來一位公共衛生學教授的批評和責難,更以「可恥」形容尚未接種疫苗的群眾。此言論引起非議,亦有所謂「意見領袖」在社交媒體發表了對「醫學專家學者」的不信任。我也是一個公共衛生學者,謹以客觀的角度分析這個群體現象,以及政府、流行病學專家,和一般民眾應該擔當的角色。

回顧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的情况,我只能用「不堪回首」一詞形容。國家應對疫情的態度和做法,不單是出於醫學的角度,其中夾雜了許多社會、政治及經濟的因素。各國的公共衛生政策,不能脫離民情和對民生的影響。

推動控疫措施 定要與人民有效溝通

應付傳染病的公共衛生策略,例如隔離、檢疫、社區封鎖,當然對個人自由有所限制。政府要有效推動強力的措施控制疫情,一定要對人民作出有效的溝通。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首先是客觀的、科學的「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下一個步驟是「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其中包括「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此兩者都需要民眾的理解和參與。在這之前,必須從民眾的角度,理解他們對這個風險的看法(risk perception)。這個看法因人而異。

香港現在對疫情的控制,除了傳統的隔離病人(isolation)、追蹤(contact tracing)和檢疫接觸者(quarantine),最重要的是防止帶病毒者輸入的港口防疫措施(port health measures)。政府針對漏洞,調整了一些公共衛生措施,目前已經成功地切斷了疾病的傳播鏈。這項工作的成績,衛生防護中心各級工作人員努力自當記首功。現在的情况仍然是防止輸入為主。更重要的是鼓勵民眾踴躍接種疫苗,以增加群體的免疫力。當接種疫苗的覆蓋率達到「群體免疫」的百分率,可以減低疫症爆發(outbreak)的機率。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接種疫苗的民眾並不是平均分佈在每個社區,即使接種疫苗率達到「群體免疫」的水平,並不表示能夠完全防止疫症爆發。個別社區仍有機會出現小型的爆發。

在推出疫苗接種計劃之同時,政府必須了解市民自己對染病的風險評估。以目前香港的狀况,本地感染率已經是零。每日報道的都是零星的輸入案例,亦間中發現有案例與後者有關(如某酒店清潔工人),正確的流行病學名稱是介入案例(introduced case)。很不幸的是疫苗的副作用,時有傳媒報道。這對於市民選擇接種疫苗的決定,影響很大。因為個人選擇接種疫苗與否,決定於染病的風險是否大於(或小於)疫苗副作用的風險,而接種疫苗的得益則視乎不同疫苗的效益(effectiveness)。

如何確立疫苗與副作用「因果關係」?

在討論疫苗的副作用前,必須解釋科學界如何確立「因果關係」(cause-effect relation)。著名的英國流行病學家希爾(Sir Austin Bradford Hill)發表了9項標準,後人每稱之為「希爾的因果關係標準」(Hill's criteria for causation)。其中一個絕對需要的標準就是時間先後的順序:先有因,後有果。但兩件事發生的時間順序並不能證實因果關係。還有許多其他佐證,例如「劑量關係」(dose-response relation)。在此可理解為:市民接種疫苗愈多,發生副作用的個案愈多。表面看來,發現這個關係並不難,尤其是輕微的副作用,如注射位置痛、輕微發燒、頭痛、疲倦等。這些都是已知的副作用,和其他疫苗相似。但是市民對嚴重的「疑似副作用」如面癱(facial palsy)、格林巴利綜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一種由免疫系統失調攻擊神經系統的罕見病症,成因不詳)較為擔心。

究竟新冠疫苗是否真的引起(cause)這些症狀,目前未有證據。最科學的比較是(1)這些症狀的出現有無比以前顯著增加?(2)撇除了主要的「混雜因素」(confounding factors)後,比較「接種疫苗群組」和「沒有接種疫苗群組」的嚴重症候群的發病率。最簡單的方法是將這兩組的年齡、性別、血壓正常與否……分開比較。較為專業的方法是用統計學的調整方式來比較兩組。比較結果就可以提供支持或不支持「因果關係」的數據。這是以科學的方法分析數據,不應期望一般民眾可以理解。但政府衛生部門絕對有責任以淺白的語言解釋清楚。

指摘未接種者 違背「風險溝通」主旨

「風險溝通」正是「風險管理」的重要元素。風險溝通是雙向的。溝通失敗是溝通者的責任,不是市民的責任。某教授站在道德高地的立場來指摘未接種疫苗的市民「可恥」,因為接種率偏低,未達「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水平。這論點不單是不公平和欠缺說服力,更是違背「風險溝通」的主旨。其實不少專家學者都經常在媒體發言。他們對新冠病毒預防和控制的建議,都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在市民心中亦有一定程度的信賴。

我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陳述下列幾點:(1)現時在香港採用的疫苗都能夠避免嚴重的新冠肺炎,尤其是對長者;(2)如果盡快達到某一接種率,可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避免大規模的爆發,社會亦可盡快恢復正常運作;(3)政府有責任向市民解釋接種疫苗的好處,和指出坊間流傳有關注射疫苗後所發生的「嚴重副作用」,如對神經系統的影響,並無明顯的因果關係,不應視為事實(血栓塞、中風、心肌和心瓣炎屬於已確定的副作用);(4)政府應該本着公開透明的資訊傳遞,監測疫苗的副作用,就市民注射疫苗的風險,作有效的雙向溝通。尤其是不斷出現變種病毒,迅速傳播,更突顯接種疫苗的重要性——不單可以恢復正常的社會活動,對市民的健康也有保障,尤其是避免因嚴重的疾病(如肺炎)入院,甚至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的風險。本人謹進直言,不是為了非議同行,敬請政府衛生部門及學界各位專家多多包涵。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客座教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