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蘋果》曲終人散 失去方知可貴(文:陳帆川) (09:00)

《蘋果》可能從香港消失,這在年前該集團告急的時候,就已經預警過,只是萬料不到結局來得如此突然,又如此悲涼。《蘋果》讓很多香港人又愛又恨,而這又愛又恨的心理,其實就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

2019年之前,沒有人會說《蘋果》是香港良心,即使說出口也會起雞皮疙瘩。中小學的學校圖書館不會購入該報,嫌它低俗;大學讀新聞系,也不會輕率地將該報的報道引為教材,因為新聞學院教導,寫報道不能有立場;即使在街頭接受訪問,一旦聽到記者是來自《蘋果》,你第一時間也會聯想自己的說話會否變成動新聞裏古靈精怪的「soundbite」,第二時間會擔憂對方會否「老作」、「加料」。

雖然該報常被嫌棄,但又大受歡迎。投票「掌心雷」、一屋多姓種票、收錢遊行,數之不盡的黑幕,都由它踢爆。它風光的時候,香港人踩它;它走下坡路,不少人課金力挽狂瀾;如今它奄奄一息,大家只覺難以置信,儼然香港缺了一角。

雖「腥羶色」 有些真話卻僅它敢講

至今,《蘋果》的遣辭立意和幽默感,仍然是最貼近香港人的大眾媒體。雖然它傷風敗俗,立場偏頗,缺點下刪1000字,卻又常常猝不及防地講道義、談理想。回顧香港人先後追捧的文化產物,比如周星馳電影、黃子華棟篤笑、100毛,甚至近期的ERROR節目,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既有低俗瘋狂搞笑,又暗藏玄機,間中講道理。

大家對這種南轅北轍的配搭情有獨鍾,因為這就是香港人的個性——對滿口仁義道德嗤之以鼻,熱中挖苦嘲弄,事事利字當頭,但路見不平又會拔刀相助。這是香港獨有的光怪陸離,外人進來,即使拿了張三粒星身分證,也摸不着頭腦。

《蘋果》是腥羶色的代名詞,同時又是敢言的代表。以前很多人說,《蘋果》只是利用政治立場來賣錢,難道真會講什麼原則?結果它以原則葬送自己。撇除政治不談,它敢於得罪權貴,行內皆知。你看很多其他樓盤報道,寫得跟樓盤廣告一樣,唯獨它敢將新盤彈得一文不值;很多媒體常常對個別財閥和品牌的負評避重就輕,唯獨它一概不留情面。《蘋果》很低俗,也試過作新聞,但有些真話,只有它敢講。

執筆之際,該報已潰不成軍,近乎人去樓空,令人惋嘆。26年來,那些排山倒海的責難,誰是誰非也好,《蘋果》一次過還清給香港人。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