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從人口數據看中港家庭團聚政策的實踐(文:施麗珊) (09:00)

2021年人口普查即將開始,其中一項重要的人口數據,便是內地來港定居未足7年人士(或稱新移民)的社經狀况,統計處常以此人口數據另行發表主題性報告。本港新移民主要源於中港跨境婚姻,婚後配偶及子女持單程證來港團聚,近年亦漸見更多其他以非單程證來港的內地專才。

社會上對新移民一直有一股排外情緒,漠視他們的家庭團聚權利,更有聲音批評新移民佔用本地資源、福利但又不事生產。自回歸後,社會上不時出現有關新移民的重大爭議事件,如申領綜援居港年期爭議;諷刺新移民為蝗蟲,掠奪本港資源;反水貨示威等。

為了讓數據說出真相,回應社會對來港定居新移民的質疑,本會早前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經濟學系的研究團隊,從過去人口普查和中期人口統計的微觀數據,就近20年來內地來港移民的社經狀况變化做分析,並檢視外國相關的移民和融合政策,希望社會大眾對新移民的實况更確切掌握,呼籲當局完善移民融入政策。

研究報告澄清坊間對新移民指控

研究報告題為《內地來港移民分析:社會經濟地位的動態變化》,一方面檢視新移民來港的社經狀况,同時展開動態研究,探討內地移民來港後的變遷,當中以下幾點,尤其澄清了坊間對新移民的指控:

(1)新移民佔用福利比率低:坊間一直認為新移民來港後大多申領綜援,甚至有「十個新移民、八個攞綜援」的說法。研究檢視過去數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內的數據,發現單程證新移民家庭中領取綜援的貧窮戶佔全港領取綜援的貧窮戶的比例很低,並由2014年的4.1%下降到2019年的3.4%。政府每年綜援開支中新移民家庭所佔比例也不高,近幾年只佔4%左右。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新移民家庭的戶數佔全港整體4.7%,他們佔用綜援開支的比例這幾年都低於此數,反映他們沒有對政府的福利開支造成沉重的負擔。此外,這些用於新移民家庭的福利開支,並非只用於單程證新移民身上,家庭中的本地出生的成員,包括配偶、父母及子女也同樣受惠。因此,新移民依賴綜援的說法並非事實。

(2)新移民貧窮戶不斷下跌:根據政府各年公布的《香港貧窮情况報告》,2014至2019年,在政策介入前,全港貧窮戶由55.5萬逐步上升至64.9萬,但同期新移民貧窮戶(即有最少一名家庭成員來港少於7年的家庭)數目不升反跌,由2014年2.8萬戶,下跌至2019年2.4萬戶。單程證貧窮戶佔全港貧窮戶的比例在此期間由5%下降到3.7%。此外,新移民一直被認為霸佔公共房屋資源,惟至今10多年居於公屋的新移民比例,亦逐漸下跌至與全港人口相若水平,未能證明新移民大量佔有公共房屋資源。

(3)新移民助紓緩人口老化:研究分析內地移民人口結構的影響,如果沒有內地移民,本港人口將更為老化。研究發現,剔除1997至2016年間來港的內地移民及其在港生育的子女,代表供應本港未來勞動力的20歲以下人口受影響最大,由佔全港人口的16%,大幅下跌至12.4%,減幅近四分之一。換言之,新移民正好為本港老化人口提供勞動生力軍。

(4)促進本港經濟及行業轉型:研究亦發現,在過去10多年間(2001至2016年),本港勞動人口增長最多的職業分別為輔助專業人員、專業人員和服務及銷售的勞動人口,當中內地移民佔以上勞動人口增長職業中的比例亦有所上升,反映內地移民在本港經濟邁向專業服務業的轉型中,新移民勞工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5)愈早來港,愈高入大學率:研究亦分析新移民抵港年齡與取得學士學位的關係,當中顯示在9歲前抵港的內地移民,後來取得學士學位的比例最高。換言之,新移民愈早來港定居,有助獲得更高的教育水平。相反,若延遲來港定居,將令移民大學畢業率大幅下降;由於教育有助脫貧,本港經濟發展亦轉向知識型經濟,因此愈早來港有助成功融入社會和脫貧。

(6)近年高學歷新移民未有長期留港: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透過人口普查的數據,分析內地來港新移民的特徵及動態變化,雖然新移民來港後有效緩解人口老化、近年內地來港移民中出現更多高學歷的內地移民,惟他們在來港5到10年後便離開香港,並無長期留港,值得當局檢視箇中原因及制定政策,鼓勵他們留港參與本港經濟發展。

本港家庭團聚政策落後他人

事實上,本港政府一直未有一套整全的移民政策和理念,當局處理移民的申請和計劃,大多只是「信手拈來」,按社會經濟迫切需要訂定,遑論重視家庭團聚,或鼓勵平等和融入社會等因素。上述研究亦檢視了不同國家的移民政策,包括美國強調平等權利、德國積極鼓勵移民融入當地社會,乃至新加坡透過政策維繫不同族群的團結等等,均值得香港借鏡。多年以來,香港均沒有從促進家庭團聚的視角,完善單程證制度;面對社會批評太多新移民,甚至要削減單程證名額時,亦只能虛應意見。當局應主動改善新移民來港安排,讓他們可盡早來港,同時制定鼓勵新移民融入本港的政策;更要修訂《種族歧視條例》,保障新移民免因出生地、語言、口音乃至生活文化差異而遭受歧視,避免在就業、教育、房屋及生活中面對不公平對待。

期望公眾能更全面了解新移民的情况,減少對新移民家庭的誤解;政府亦應訂定完善的移民及融入政策,不忘國際公約的責任,協助中港跨境婚姻的家庭早日來港團聚,使其家庭得以發揮功能,掃走不利融入社會的障礙,盡早適應本港生活、融入香港,將有利新移民家庭以至香港社會整體的發展。

作者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