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打針」的個人與社會考慮——物質獎勵不是有效誘因(文:黃子為、郭樺、鄭宏泰) (09:00)

全球各國政府均努力蒐購足夠新冠肺炎疫苗讓人民接種,從而建立「群體免疫」,藉此控制疫症繼續蔓延,及早恢復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因而世界不少地方出現疫苗短缺情况,貧窮落後的發展中經濟體受到的衝擊尤其嚴重。雖然香港沒有出現疫苗短缺問題,在全港人口只有700多萬的情况下,特區政府成功訂購1500萬劑科興和復必泰疫苗;接種何種疫苗甚至可以有選擇,不如某些地方般只能「獨沽一味」;但卻面對疫苗接種率偏低的情况,截至6月7日,已接種最少一針的人口比例約有兩成,已接種兩針的比例更只有一成半左右,這是因為不少市民對接種疫苗猶豫不決,不是「冇得打」,而是「唔去打」。

毫無疑問,疫苗的主要功能不止是建立個人對抗新冠肺炎的免疫系統,減低接種者感染病毒的風險,同時亦建立全社會的「群體免疫」系統。很簡單,如果大量市民接種疫苗,感染率必然下降,疫情自然受控。即是說,接種與否其實不止是個人防疫問題,還關乎全社會。若人人不單從自己角度思考,還能考慮社會整體利益,防疫抗疫便能事半功倍。

社會大眾先從自我出發本屬人之常情,尤其對接種疫苗有多方面疑慮,例如擔心副作用、覺得疫苗難有足夠保護等等。對此,特區政府再三強調疫苗的保護作用,表明香港需要有一個高的疫苗接種率,來防範新一波疫情,繼而恢復正常生活,亦指出疫苗副作用很低,呼籲更多市民接種疫苗,偏偏不少香港市民既擔心副作用,又質疑接種疫苗控制疫情的能力。

「愈多市民打針,生活愈快復常」:50%同意 37%不同意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在5月20日至27日進行有關市民對新冠肺炎看法的民意調查(註),發現雖然50.2%受訪者非常同意或同意「愈多市民接種疫苗,生活就能愈快恢復正常」,但是37.4%表示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12.3%回答「不知道/很難說」,這個結果帶出兩個重要信息。

第一,約一半受訪者未能確定「如果愈多市民接種疫苗,生活就能愈快恢復正常」。當前香港能維持很低的感染率,其實是花了巨大力氣──封閉邊境、減少旅客出入、限制民生及經濟活動等等──才能達至的結果,一些在「重災區」行業工作的人,不是長期失業,便是靠「吊鹽水」生存,揭示那個很低的感染率,其實是花了不少代價的結果,况且若社會沒達群體免疫,結果是第四波之後難免還有第五波、第六波等無休止的循環。接種疫苗的社會作用正是不用這些群眾繼續犧牲,大家生活就可以恢復正常,可惜的是,不少市民不太確定疫苗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幫助。

這些市民的懷疑,不代表他們對疫苗效用有所質疑,只是疫情發展不單是香港本地事情,而是新冠肺炎蔓延全球,香港屬於開放型經濟,即使本地達成高疫苗接種率,但世界其他地方疫苗接種未如理想,本地經濟一定受某程度的影響,起碼港人未能如以往般自由外出,外地人來港仍需接受一些防疫檢測,以防外地輸入感染本地人個案,「重災區」行業工作者未必可以因本地社會接種疫苗而解決就業問題,這些生活影響不是單靠香港市民接種疫苗就可以消除。

最少三成市民「認同疫苗功效但未打針」

第二,即使市民認同接種疫苗有助生活恢復正常,他們都不一定願意接種疫苗。調查顯示五成人同意接種疫苗有助生活恢復正常,但是已接種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只有約兩成,反映不少於三成市民認同疫苗的功效但尚未接種疫苗。要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可從「認同接種疫苗有助生活恢復正常者」這個群組開始宣傳,了解他們的想法,亦應向他們多作針對性宣傳,尤應考慮從利弊兩方面入手。

接種疫苗的最大好處,莫過於接種者有較低感染率。然而,香港本身感染率明顯較外國低,加上近月感染情况再進一步下跌,根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數據,上月只有8宗本地個案(包括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的個案),確診個案大多數是輸入個案,共有59宗,由於一段時間沒有源頭不明的本土確診,因而不少港人覺得近日已經差不多做到「清零」。在這個低感染率的情况下,市民認為接種疫苗的急切性自然大幅下降,難免輕視接種疫苗的好處,覺得可以再觀察情况才接種也無妨。

當然,如果市民認為接種疫苗沒有任何危險,自然覺得接種無妨,不需要猶豫觀望,只是不少市民對政府提供的兩款疫苗之副作用有所顧忌。由2月接種計劃開始至5月30日,衛生署共接獲約3289宗疫苗接種後異常事件報告,佔接種總劑量0.14%;約有1500個案需要住院,佔0.06%。疫苗接種由今年2月26日開始,而由今年2月1日至5月31日,本地感染個案(包括與輸入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的個案)有863宗,數字大約是香港人口的0.01%;而由去年到今年5月底的感染個案有大約11,840宗,數字大約是香港人口的0.16%。因此,不少市民誤以為接種疫苗出現副作用的機會不低於感染疫症,他們害怕疫苗副作用多於疫症本身,故此對接種疫苗採取觀望態度,想認清副作用才作決定。

現金獎勵有效鼓勵打針:37%同意 58%不同意

除了有關接種疫苗能否令社會恢復正常生活的問題,調查還詢問受訪者對3個不同類型鼓勵市民接種疫苗的方法的評估。第一個是市民接種疫苗後獲得現金獎勵,57.6%受訪者不同意(包括非常不同意)這方法有效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只有37.1%受訪者同意(包括非常同意)這方法有效,反映市民不認為物質獎勵可以成功吸引市民打針。近日,不少團體提供不同抽獎活動予接種者,期望增加接種率,此舉雖然吸引不少已接種者登記抽獎,但相信成效不會太大,未接種者不太會單單因為獎品而去打針。

「針後往大灣區免隔離」有效鼓勵打針:48%同意 44%不同意

第二個方法是疫苗接種者前往大灣區可免隔離,這是一個方便接種者日常生活的誘因,由於不少市民需要跨境到內地工作,隔離無疑阻礙他們的生活,如果接種疫苗可免除隔離,的確方便不少有需要人士,因此47.7%受訪者同意這是有效鼓勵市民接種疫苗的方法,相關比例較現金獎勵高,意味解除抗疫限制,讓接種者日常生活更接近以往方式,似乎較物質獎勵吸引。不過,不同意的比例也有43.6%,比例與正面意見差不多,這可能由於只有受相關限制影響的人士才會覺得這類誘因吸引。

「疫苗假」有效鼓勵打針:68%同意 27%不同意

最後是給予疫苗接種者在每次打針後放有薪假期,同意的比例明顯較其他兩個方法高,67.9%受訪者同意這是有效鼓勵市民接種疫苗的方法,而不同意的比例是27%。其實接種者如果感到不適,申請病假本無不妥,為何市民仍然覺得打針特定有薪假期重要呢?一方面,這是因為近年經濟不佳,失業率上升,不少「打工仔」怕失業而不敢請病假;更值得注意的是,市民預計接種疫苗就需要面對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放假休息在所難免。

要宣傳打針的社會利益及消除對副作用顧慮

香港過去給人的印象是公民質素極高,很有社會責任感,但在當前這條前所未遇的抗疫路上,為何不少市民仍未接種疫苗呢?就是從社會利益而言,不少市民不太確認「齊齊接種疫苗便可以使大家如常過活」,減低他們以接種疫苗來貢獻社會的誘因;從個人利益而言,他們擔心疫苗副作用,怕萬一出事,替家人帶來負擔。因此,要鼓勵他們接種疫苗,一方面需要宣傳疫苗對恢復正常生活的社會利益,另一方面,消除他們對副作用的顧慮,說明接種疫苗出現副作用而需要住院的比例很小,提供更多支援幫助給接種者,減少副作用對他們的影響,至於提供物質獎勵,應該屬於「會有效但作用不會很大」的鼓勵市民接種疫苗的一些方法。

在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一事上,社會的討論其實不應只聚焦於個人,而忽略社會大眾利益,對於抗疫,就算力量很小,如個體打疫苗一樣,肯做能做便應做,便有益於大我,那是為社會作出的最切實貢獻,遠比空談好。

註:調查採用雙框電話號碼(家居固網電話及手提電話)取樣設計,調查對象是年滿18歲、操粵語或普通話的香港居民,樣本均為機率樣本;成功訪問705個市民(家居固網電話:347個;手提電話:358個),家居固網電話及手提電話樣本的成功回應率分別為29.1%和30.1%;若將可信度設於95%,樣本誤差約在±3.69百分點以內;數據分析已作加權處理

作者黃子為、郭樺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宏泰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