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六四集會行禮如儀的力量(文:陳帆川) (09:00)

六四集會已成絕響,有心人唯有透過各自的方式去紀念。當一年一度的行禮如儀壽終正寢,對社會、傳媒,以及年復一年紀念六四的人,有什麼影響?

六四集會和支聯會曾經是很多年輕人的頭號公敵,現在大家不再提,是因為事已至此,泛民和本土派殊途同歸,也就既往不咎,無謂分化。常常說,失去才懂得珍惜,六四集會有什麼值得珍惜的地方?

認識政治的入場券

還記得,香港在沒那麼政治化的年代,大概是2003年反23條之後,以及2014年雨傘運動之前,對於學生,以及二三十歲的人來說,出席六四集會算不上是主流,甚至可以說是小眾。

有時候,要在當天看見同事穿著黑衣,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也是有心人,準備晚上去維園。因為平時大家根本不會談:「呀,你對六四有什麼看法啊?你六四去不去維園啊?」香港人以前不會這麼「老土」。

六四集會是不少年輕人的政治啟蒙,包括現時身陷囹圄的年輕政治領袖。集會之所以啟蒙,可能不在於大台上講了什麼,而更像是一張認識政治的入場券。因為學校沒有教,吃喝玩樂時也不會談。

找到同路人

年輕人因為種種原因出席過一次集會,如果覺得悶,當然就沒有下文。如果受到感動,或者對於香港人的堅持感到好奇而翻查更多資料,那麼就起到啟蒙的作用了。這種身歷其境的啟蒙,比起聽長輩長篇大論,或者上網偶然看見資料然後就「入圈」,有效得多。

啟蒙後,還有維繫與堅持。當年在學校和職場裏,要找一些在政治上志同道合的人,是很難的。六四集會的力量就在於,它不止是一個晚上的活動,而是組成了一個群體——會去六四集會的人。

如果你在學校和辦公室,發現了「會去六四的人」,很神奇的地方是,彼此會突然消除隔膜,變成某程度上的「同路人」。除了可能一起組隊去維園,日後也會聊聊政治、談談中國。以前的香港,政治冷感的人佔絕大多數。找到同路人,是持續關心政治的重要動力。

冰冷數字不如燭海

最後就是傳媒的放大效應了。很多人說,集會不再,但人心不死,香港人毋忘六四。但傳媒如何將這現象告訴世界呢?即使做民意調查,科學化地證明港人要求平反六四,冰冷的數字遠不如燃亮黑夜的一片燭海。報紙人常說:「明天頭版相是什麼?」因為一幅圖片更勝千言萬語。沒有了集會,頭版相用什麼?社交媒體上又可以瘋傳什麼?

行禮如儀的力量,原來很大。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