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特區政府問責官員不問責?(文:狄志遠、黃俊瑯) (09:00)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一年,香港經歷了四波疫情,到近期各地開始出現變種病毒,印度、菲律賓等多國情况非常嚴峻。在早前香港曾經出現多天本地零確診情况,但當疫情控制稍有起色,似乎政府開始鬆懈下來,邊境防疫又開始出現疑似漏洞,外籍傭工感染和復陽變種病毒情况開始出現,令人開始擔心第五波是否一觸即發。在擔心的同時,亦活生生地看到政府欠缺擔當及勇氣。

香港在實行問責制度嗎?公務員有應變能力嗎?

特區政府實行問責制度的初期,主要目的是讓行政長官及政治任命官員履行對市民的責任,回應社會的期望,同時亦可就政策失誤承擔政治責任。以過去一年半的案例來看,香港真的在實行政治問責制度嗎?防疫抗疫四波,還是同一群問責官員在處理疫情;早前廣州荔灣區一單確診,馬上宣布調整廣東省為「中風險地區」並暫停回港易政策,最後撤回並說只是「內部調整」;香港未清零,與內地未通關,急着中門大開與還有疫情問題的鄰近地方打開所謂旅遊氣泡;防疫抗疫基金沒目的、延續性地大灑金錢,最後抗疫不力,被認為白白浪費公帑。遼寧省早前出現數宗本地確診個案,相關官員馬上被問責,甚至下馬。以上冰山一角的政府防疫期間的政策失誤,是否有人需要問責?公務員對社會環境的觀察和敏感度是否嚴重不足?接着如何改善?市民是否繼續等運到?通關是否有望?不清楚。

這裏明顯涉及公務員機制及文化,當一樣事情按機制到達指標,公務員就會自動按機制做事。正面來說,是公務員自動按已有機制回應事情,但反面就是公務員怕錯的文化,不問對或錯,只跟程序,這就是「最安全」的做法。

防疫政策遲鈍 極憂第五波出現

早前開始零星出現外籍人士(包括傭工)確診變種病毒,且個案源頭不明。雖有說是復陽情况,但針對這個問題,特區政府有沒有即時反應,減低擴散的風險?現時香港在高風險地區外籍人士進港的檢疫安排,有沒有需要延長隔離的需要?澳門在4月中旬已要求從印度、菲律賓等地區入境人士須集中醫學隔離28天。香港什麼時候會實施比較嚴謹的邊境防疫措施?是否又要等到第五波出現,官員又出來要求香港市民體諒特區政府?

防疫是顯示港府能力的機會

原本推行防疫措施是特區政府顯示執政能力的最好時機,亦是向全球表現我們高質素行政和治理情况的最好時機,亦可有機會提高特區政府的認受性。可惜,「全民檢測」變「全民自願檢測」,最後效果不彰;「全民疫苗接種」被寫成是「谷針」;每次有機會「通關」到最後都會因為防疫政策失效,後面被加上兩個字——「通關無望」,盡顯特區政府無論在政策落實、內部協調、帶動輿論、說服市民的能力都極低。

特區政府應該重新檢視檢疫及接種疫苗的策略及行動。現在的防疫應該有針對,不應像疫情最初期,摸着石頭過河。至於接種疫苗,政府應該主動向市民提出有關接種疫苗的路線圖及時間表,並有行動計劃及指標,例如,如果要學生打針,就要主動去學校,並提出有關時間表。

政府防疫不要「後知後覺,反應遲鈍」,官員要勇於面對困難,拿出應有的擔當和勇氣,做最好的決定。表現失職及失效的,也要勇於承擔問責。

作者狄志遠是新思維主席,黃俊瑯是新思維副主席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