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從「源頭減廢」建構出保護學童的保護網(文:張鳳儀、葉兆輝) (09:00)

常有人說「學生時代是整個人生最快樂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為現今學童保守這份理想嗎?

教育局早前在立法會公布上個學年的懷疑自殺身亡學童達23名,創至少7年的新高,情况令人擔憂。自殺是一個複雜的議題,從來都不能以單一成因去解釋,也不能簡單地歸咎誰是誰非。然而,在這冰山一角底下,實在還有許多身心脆弱的學童,值得各界關注。因為一宗自殺事件背後可能已有過十數次的企圖自殺了。

有見及此,教育局建議教師,要掌握識別及支援有自殺危機學生的基本知識和技巧,並從他們可以接觸學生的機會去留意學生的日常表現,以便判斷學生情緒和行為是否異常,讓有需要的學童獲得適時和適切的支援。同時,教育局整理了「防止學生自殺及關注學生精神健康」網站(bit.ly/3vWOpVM),讓學校和老師有資源去保護學生。

普及性、選擇性、針對性促進精神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有效預防自殺的策略,是以公共衛生模式(Public Health Model),透過普及性、選擇性及針對性3個層面,促進大眾的精神健康。

以學校為例,普及性層面主要是提升學生、教師及家長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培育學生正向思維和加強抗逆力等;選擇性層面主要可透過為各持份者提供「守門員」的培訓,以識別和支援有精神健康風險的學生;針對性層面則主要是確保有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包括有精神病患的學生)能得到適時及適切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

在針對性層面,不論教育局、社會福利署、衛生署、醫院管理局、勞工及福利局等等,也花了不少資源提供跨部門的合作,就如醫管局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落實一校兩社工,以及不同的危機處理的指引或建議。然而,「十個煲得九個蓋」,現今香港社會有情緒困擾或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童比想像中還要多。

學生自殺 痛苦長駐家長、老師心坎

在到校舉辦預防自殺工作坊上,偶有聽聞有學生自殺後,那份自責、內疚、痛苦長駐了家長、老師的心坎。記得有一個同學在中六那一年燒炭自殺身亡。第一位筆者遇到的老師是個身材魁梧的老師,事事表現硬朗,在同學中四時任教其中一門術科,當時,老師發覺該同學的思維有點奇怪,但沒有時間詳細跟進,就不了了之。在初中時,這個同學曾企圖自殺過一次,幸得家人發現,才避過一次噩耗。往後,不單家人、老師、社工,而且精神科醫生和臨牀心理學家都有跟進該同學。同學在得到各方關愛下,也積極投入學校活動,有自己圈子的朋友,表面看來甚是正常。可惜,在中六開學不久後,他再一次自殺,奪走了寶貴生命。那個老師,自中四後就再沒任教那個同學,但內疚卻充斥着他,我們到學校時,只見他泣不成聲,不斷怪責自己做漏什麼,做錯什麼。事隔多年,老師悲痛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家庭教育:讓學生感受自己「有用」

因此,要真正有效預防學童自殺,只花心力在針對性層面是不足夠的,反之要把保護網「織」得更緊密、更細緻,可套用環境保護署的理念「源頭減廢」,即重新檢視最影響學生成長的三大環境因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朋輩關係,辨識不合時宜的「廢」物,重新建構出可以保護學生的價值觀和人際網絡。

無論在學校、家庭、朋輩關係上,要大力推廣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所說,沒有精神健康,就等同沒有健康。要有良好的精神健康,就要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這個價值不等同學術成績,反而要讓他們發揮到其獨特的潛能,相信自己是「有用」的。

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有用」,家庭教育是責無旁貸。家長應學習與子女建立良性的溝通,懂得肯定和欣賞子女在學術以外的價值,適時放手,以訓練他們的責任感及解難的能力,使到青年可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不應盲目追求學術成績,要求子女完成「大人」的夢想,或要他們跟隨家長預設的人生軌迹。家庭應該是他們的避風港,當他們高飛遇上風浪時,家人的愛應可以為他們「加油」,讓他們能繼續在自己的航道上飛翔。

學校教育:復興緊扣的師生關係

而學校方面,最寶貴的莫過於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前有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展現出師徒關係深厚的恩情。雖然現今師生關係未必像古時一樣,但也不能「水過鴨背」。

然而,自從2000年代教育改革後,在老師原本的高工作量外,要花大量額外時間專業進修,老師留校的時間減少了。縱然有機會長時間留校,但又因校本管理的影響,許多老師承擔了不少與教學無直接關係的行政工作,結果,還是減少了接觸學生的機會。在疫情下的學校生態就更嚴峻。這個是教育的結構性議題。我們需要從結構性和制度上有效地釋放老師的能量,去協助有需要的學生。

除此之外,當老師發現有危機的學生後,如何實踐所學到的知識,又是另一個議題。當然輔導是一個專業,但基本的關心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第二位筆者還記得小學時,校長對每一位同學展現的關愛,即使在一間寂寂無聞的鄉郊學校,他仍默默地在學生的心田上耕耘,讓每個同學都感受到被關心,就如一個心靈與另一個心靈的相遇,這就是正所謂「生命影響生命」。現時,當年的小學校長已經與筆者有亦師亦友的關係。培訓是重要,但對學生基本的關愛,實在是做老師的必要條件,莫忘初心。老師除了言教外,也要身教,以真誠的態度就能感動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安全可靠,就會願意把內心困惑分享出來。要去到如此境界,各大學的教育學院在培訓準老師時,應加入精神健康的基本知識及應對技巧,同時,也要訓練準老師的自省精神,為着復興緊扣的師生關係而努力。

此外,教育局亦擔當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但要在教育改革上,還要在教育制度上,為老師騰出多一點空間與學生接觸,並為學生製造多元的出路,而非單一文憑試出路。學校在推動正向文化的同時,也要摒除「學術成績是唯一的量度標準」,要為「成功」重新定義。可透過多元的體藝活動,培育出學生的團隊和運動精神,並鍛煉堅毅的品格,還有要認真處理欺凌事件、推動健康的網絡文化、推廣助人自助的精神等,相信學生將來就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人,為社會作出不同的貢獻。

急切需要重建「保護網」

不得不承認,這兩年的香港陷入了低谷,無論政治爭議,還是疫情肆虐,學生都無奈地被捲入了漩渦,最重要的是外在環境確實影響着每個人的精神健康,特別是心智還未成熟的學生,被負面情緒綑綁時,未必有解難的能力,找到一條出路給自己。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自殺輕生者除了自身精神疾病影響下,還有許多個案都是不懂處理突如其來的危機,而引致情緒崩潰,失去理性下作出傷害自己的行為(bit.ly/33D4LHd)。

預防於未然,重建保護學生的保護網是急切有需要的,各界都應離開自己的安舒區,以真摯(genuine)、同理心(empathy)、並無條件的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s)去對待身邊的人,復興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接觸,從根本解決學生的問題,年輕人儘管一不小心跌倒,這個保護網都能接得住他,讓年輕人確切體會到和擁有「學生時代真是整個人生最快樂的時候」。希望各持份者拿出承擔和勇氣,成為推動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領袖和積極的參與者。

作者張鳳儀是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培訓顧問,葉兆輝是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