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香港拿什麼應對人口負增長?(文:歐陽五) (09:00)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日前公布,雖未如一些西方媒體預測「人口總量出現50年來首次下降」,但人口增長放緩、總和生育率走低、老齡化加劇等結構性矛盾突顯亦是事實。

另據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0年底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是747.4萬,較2019年下跌0.6%,為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跌幅,自然人口變化更錄得負增長。

用好科技紅利

人口相關問題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影響發展前景、潛力乃至整個國家大局。當前正在經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此前3次存在顯著不同,「智能化」取代「自動化」成為突出特點,加之主要經濟體人口規模相繼達到峰值,人口紅利將很難繼續扮演發展動力,內地和香港都需盡快適應這一根本性變化。香港應主動與內地加強溝通、探討合作、共同因應,用好科技和灣區兩大「新紅利」。

面對人口負增長挑戰,「人工智能紅利」或可成為「人口紅利」的理想替代。「十三五」時期,內地在AI(人工智能)領域的進步可謂突飛猛進,有資料指出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融資規模均為全球第一,AI企業數量暫列全球第二。Google香港去年10月亦發布白皮書指出,香港在AI和創新科技的應用領域有紮實的基礎和理想的前景,且港人及企業均認同AI可帶來的正面影響及機遇。

高新科技發展的關鍵,一在基礎研發,二在市場應用。香港8所公立大學基本都開設有AI相關專業或課程,人才儲備優勢有望在未來幾年間集中體現。作為目前公認的最適於發展「AI+」的領域,金融和醫療都是香港的優勢產業,具備拓展金融科技、智慧醫療等市場應用的先手優勢。更重要的是,中央和特區政府均對香港發展AI、大數據等高新技術高度重視,不僅明確了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定位,亦將「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作為施政要點,無疑為香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紅利」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

20多年前,董建華先生曾構想通過發展半導體產業以實現香港產業轉型,坊間甚至傳言,彼時敗走台積電的張汝京已受邀赴港打造「港積電」,惟最終未能實現。如今,香港已經站在科技革命的「風口」,面對AI、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技術,不應再錯過一次重大轉型機會。

用好灣區紅利

港人生育水平整體下跌雖已是延續近40年的大趨勢,但若放眼整個大灣區,這裏仍是全中國最「年輕」的增長極。廣東省不僅是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勞動年齡人口佔比更是全國最高,可為大灣區未來發展提供大量人才。相較於過往的人口紅利,香港今後更應加強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以充分發揮灣區紅利。

今年3月以來,港深兩地先後舉辦首屆「香港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大會」和2021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國際研討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AI發展中心亦落戶香港科學園。香港以AI技術促進產業轉型、佈局高新技術前沿的一系列措施值得肯定,惟需加強同滬、深等內地AI產業高地的聯繫,力求實現互補型發展,避免出現無序競爭。

截至4月底,特區政府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已獲321間企業提供2394個職位空缺,其中1267個為創科職位,數目超出預期。加之特區政府6月還會推出「傑出創科學人計劃」,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設也將提速,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有望乘勢而上。

此外,老齡化、少子化在帶來勞動力缺口的同時,也意味着「銀髮經濟」、「智慧養老」等新興產業前景廣闊。香港社會的養老服務長期存在需求高、配套低的矛盾,AI技術在該領域將大有用武之地。

香港的青年和長者都不妨將眼光更多地投向大灣區及其他內地城市,那裏不僅有更多就業機會、優惠政策,也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養老選擇。在發達經濟體普遍面臨人口老齡化危機的當下,香港若能盡快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合作探索出一條優勢互補的差異化發展之道,從更大空間找到解決方案,則前景光明、未來可期。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