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群眾造星贖回對現實的盼望與控制(文:阮穎嫻) (09:00)

近日MIRROR同ERROR紅透半邊天。2018年我第一次看《Good Night Show全民造星》時,有些99強的參賽者都有印象,那時已經喜歡MIRROR的幾位成員,但跟資深傳媒人討論時,他們都沒有聽過姜濤的名字,結論是《全民造星》的受眾並不是他們。

男團當紅成社會現象

現在連立法會議員及政府官員都要提及MIRROR及ERROR的名字,明星由娛樂版洗版到港聞版,家喻戶曉,蔚為奇觀。當中當然要多謝大台出盡法寶,揶揄一眾可愛少男。前輩教落,不要花力氣嘲笑地位比你低的人,費事益咗對家。現在既不知道誰益了誰,也不知道誰地位較低。

要解釋為什麼出現這個現象,離不開社會大勢。韓團在全球紅了不止10年,各國娛樂公司看到成功方程式爭相仿效,香港以前也有天堂鳥、拾音社,女團就有As One及Super Girls,As One更被送到韓國特訓、拍音樂錄像(MV),歌曲有韓文版,上過韓國的音樂節目,但現在MIRROR及ERROR老嫩通殺的現象卻是另一層次。

前兩年的社會運動加上肺炎,令到香港市民身心俱疲。社會運動儼如宗教,大家不計付出,為着自己認為是對的事去奮鬥去努力,結果撕裂了無數家庭。

那種失望以及整個社會的低氣壓,令人喘不過氣來,大家需要另一種寄託,需要離開,需要釋懷。娛樂在荷李活是一件很政治化的事,但除了超大型社會事件,及偶而以時事嬉笑怒罵的節目外,以前香港娛樂較少沾染政治;每天工作讀書,辛苦一輪後,可以聽歌睇戲作為娛樂,放鬆心情,「日頭猛做,到𠵱家輕鬆下」正正是上一代香港人的寫照。舊時香港人喜歡的明星,因為政見及到大陸搵食,而被香港fans離棄,香港人需要新的明星,新的寄託。

食正心靈真空 以實力大紅

MIRROR及ERROR兩年多前出道,恰巧食正飛躍的黃金時機。初出道不為人認識,作品不多,應對傳媒及表演技巧還有空間精進,時機未到。3年恰恰好,既新鮮,又有經驗,儲了一堆fans,再碰上這個時空,有樣貌,有才華,演出令人擊節讚賞,然後就大紅了。

姜濤生日當天,銅鑼灣鋪天蓋地的宣傳,都是fans自己付錢買的,可能大部分與其公司無關。之前我在《明報》的文章〈韓流追星經濟圈〉(2020年11月24日)詳述過韓國fans團的行為,香港的fans也跟隨了這模式。在演唱會分顏色為隊員應援,買氣球、花牌等等,去過韓星演唱會的,早已見怪不怪。銅鑼灣的廣告牌都是姜濤,如果姜濤出年更紅,fans又要在他生日當天買下所有廣告牌,會不會有廣告位的業主「起釘」呢?由於廣告缺一不可,需求缺乏彈性,業主可藉此收取更貴的廣告費。

上了年紀的朋友感到最詫異的,是姜濤代言什麼,fans都會考慮買,如果是快速消費品還好,價格相宜買得起,但即使是昂貴的高級品牌,fans也願意大花金錢,只要找他搞活動,場地必然人山人海。當紅偶像真能點石成金。

偶像崇拜與類宗教

之前我在《五夜講場——學人串社科2020:政.教學》中討論過宗教與類宗教。其實偶像、政治明星、KOL與宗教有相似之處。

首先,宗教需要中心思想和神話。這個就由他們出道的電視節目賦予。當年剛出道,沒有太多人留意,翻看節目,細味他們奮鬥的過程,那種熱血和夢想就是他們的中心思想。姜濤的一句「要成為亞洲第一」,將香港的名譽和命運與其事業扣連,「姜濤好,香港就好」,非常聰明。第二,要有教主,這就不用說明了。第三,有經書可以傳播和流傳。他們的MV、歌曲、參演的節目就是他們的經書。

最後當然要有儀式及群眾體系。偶像崇拜的儀式,是夾錢買廣告牌和花牌,攜手去聽演唱會買紀念品,在烈日當空下排隊幾個小時買偶像的扭蛋。有信眾、有活動、有組織、有捐獻,儼然就是一個宗教,處理了心理上的需求。當然比起真正的宗教,追逐明星的人生指導教化功能較小。

商人着眼偶像帶來的利益。一般人使錢精打細算,但只要感性超於理性,能夠使的錢就多了。買禮物給偶像是開心事,買禮物比收禮物更開心,這跟買禮物送給意中人一樣,只博偶像一笑,雖然偶像收禮太多,未必份份記得住。

Fans能花錢,一是仿效了韓國的做法;二是通常年輕偶像吸引的只有年輕人,年輕人錢少,以不吃午餐、節衣縮食的方法,買偶像的演唱會門券及商品,但年輕偶像能吸引到師奶、Auntie、白領上班族、公司老闆就不得了,她們錢多的是,是high-functioning fans。這個組合,其實跟大型社會運動的組合一樣,不止是一小撮激進社運分子,不止是情竇初開的少女,而是各個階層的人。

參與造星另類充權

在社會運動裏,很多人願意捐錢,希望能達成一些願望,或者得到心靈慰藉,聆聽及課金予KOL像神父講道、教會奉獻。買偶像商品,幫偶像造燈牌、賣廣告,也是一種參與造星的過程。日本的AKB48就是殿堂級例子,fans透過買唱片得到投票券,讓自己喜歡的成員排名提升,在下次演出時站在舞台中心位,其他得票低的成員只能站旁邊或後面。近來中國也有人為「打榜投票」,買了大量與節目聯名的牛奶,以取得在盒內的投票碼,而把幾十噸的牛奶傾倒。韓國節目《Produce 101》系列也聲稱是由「國民製作人」投票選出最後勝出的組合,後來被發現有人操控票數,變成一個醜聞。

這些例子,都是大眾能夠參與的造星過程。大眾參與公民社會,希望以微小的聲音和力量,推動社會改變。經歷過去數年,不少人需要填補心理空虛。現今媒體多向,娛樂公司即使大灑金錢,要聯同媒體谷星變得愈來愈難。造星,才是從下而上,市民可以控制的事。那正正就是「姜糖」(姜濤fans)所說的「捧得紅你都可以踩低你」,你的成就我有份,除了喜歡你,還可以控制你的命運,這就是「充權」的意思;偶像與fans,其實是權力關係。這些「星」他日若失去光環,或權力關係受破壞,群眾就會追求其他寄託。

作者是港大經管學院講師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