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可能改變世界的社交媒體小功能(文:陳帆川) (09:00)

Twitter與facebook最近分別推出和測試新功能,以改善討論氣氛和遏止假新聞。這些小改動,都可能改變用戶習慣,甚至一整代人的行為和性情。

facebook發明的「讚好」按鈕,培養了全球人類「打卡」的習慣。事無大小,都要先打卡,以別人的讚好去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社交平台上,每一個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功能,背後都可能有一支產品團隊去測試與經營,不能小覷。

社媒推「發帖前溫馨提示」

Twitter上周推出「冒犯提示」功能,當用戶想發出一條疑似具冒犯性的推文,就會收到提示,提醒你刪除或修改推文。如果用戶堅持,也可以照發不誤。Twitter稱,這項功能自2020年5月展開測試以來,約三成用戶在收到提示後會修改或刪除推文。而當用戶接收過一次提示後,日後的冒犯推文數量,平均會減少一成。

至於facebook則正測試另一項提示功能,當用戶想轉發一條新聞,而自己其實並沒點進去看過,facebook會彈出一則指示,鼓勵用戶看了新聞才轉發。其實Twitter早在2020年6月已測試此功能,並發現有效,於是很快地將其擴展至更多用戶。現在facebook照辦煮碗,先挑選小部分用戶測試,看看反應再說。

這些簡單不過的提示功能,為何不早做?因為它們會影響用家體驗,使大家罵人罵得不夠過癮,分享新聞時也不能一氣呵成。提示一彈出來,情緒打斷了,興致大減,對社交平台就顯得沒那麼上癮了。

更具威力的或是「內心提示」

如果溫馨提示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有什麼比這些外在提示更具威力?答案可能是用戶自己的內心提示。在按讚前、發帖前、轉發前,自己問自己,這樣做有沒有問題?當自己懂得審查自己,冒險的機會肯定大減,比起外在提示更有效。

今時今日的香港,不少人已經有這樣的習慣,在表態或發言前,時時警醒自己,不過不一定是為了虛擬世界的和諧,而是為了免卻日後的報復和麻煩。

制度上一處又一處的小改變,足以造成強大的潛移默化效果。你又有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同了呢?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