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善用北區校網優勢 發揮村校多元特色(文:蔣旻正) (09:00)

北區有多所鄉村學校,隨着時代的改變,很多村校已經停止營運,但有村校仍然努力繼續掙扎求存,而且辦得有聲有色,成為北區教育的一個特色。

鄉村學校位處香港教育系統的邊緣,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存在。教育局並沒有明確的定義,籠統地說,村校有以下數個特點:位處鄉村;本來是為該鄉村居民籌辦的私塾,或由村民捐地予政府辦學;地方較大,建築物主要只有一層;教育規模相對較小。從政府文件裏可見,不論是城規會、教育局均會用上「村校」一詞形容上述學校,反映政府內部對於教育有着「市村之別」的共識。

村校跟貼教育潮流 儼如平民式國際學校

隨着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村校在保留自身特色下與時並進,不斷改善教育質素,比如說區內金錢村何東學校設有多媒體教室,供學生學習剪片技術,配合新興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模式,為學生帶來多元發展。村校四周綠草如茵,多能提供「市校」罕見的草地小型足球設施,而且環境幽靜,學生更接近大自然,推行環保教育時寓教於行,事半功倍,以見識及體驗教授相關的自然知識,提升教育效果。校園的環境有利實施學界趨之若鶩的芬蘭式教育。與此同時,村校的歷史因素,造就其具有不可取代的人文價值及鄉土特色。

村校普遍面積較大,學生擁有更多空間活動筋骨,強身健體。與多層密集的市校相比,完全是另一回事。當然筆者無意否定市校的價值和吸引力,但讓市校和村校並存,讓家長和學童按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無疑才是他們最大的福祉。

村校向來是政府教育政策的積極響應者。教育局自2009年逐步推行小班教學,迄今十多載,確證此教學模式能夠帶動學生和老師的積極性,師生交流加強,提升整體的教學質素。村校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呼應教育局的教育倡議,實踐了小班教學師生互動的精神,使寶貴的教學資源能夠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歷年更為推廣小班教學創立了良好的嘗試和榜樣。

新界東北發展下 「先殺校後建校」做法不智

新界東北發展如火如荼,古洞北、粉嶺北發展計劃陸續展開。計劃下古洞人口將更趨密集,政府須投放相應的資源去建設教育配套,完善社區發展,長遠而言,學位的需求有增無減。在社區發展的大趨勢下,如果教育局一邊廂漠視村校的特殊性,不加支持甚至殺校;另一邊廂卻要在同區「由零開始」建築兩所全新的小學,實在資源錯配,毫無人情味,亦難免有多此一舉的嫌疑。

在古洞發展下,將來古洞市住宅與現有金錢村的村校距離只有一步之遙,遷到古洞的居民,將會成為「新北區人」、「新古洞人」,他們為何只能接受千篇一律的新城市規劃,而不能擁有「入鄉隨俗」的選擇權,考慮讓子女入讀富有特色的鄉村學校?

政出多門,各部門欠缺溝通,是香港特區政府一直為人所詬病之處。若教育局繼續對鄉村學校不加重視,任其置身於殺校危機見死不救;然後一年半載又盲目跟從「上頭」指令,因應古洞北發展再於相隔不遠處另建新校,如此機械式執行命令,完全不合乎公眾的期望。須知道村校一旦停辦,將隨即衍生廢校的土地空置,亦是十分棘手的問題。

2017年考評局以活化「萃華小學」為題,在虛構的香城中,廢校在考生筆下活化得多姿多彩,但現實中要活化廢校,又談何容易?以筆者服務的大頭嶺為例,村校東慶學校廢置後,校內大樹的樹枝滋長出牆,出現蟲患和塌樹危機,影響到周邊的村民,筆者協助處理村民求助時,發現該處正處於「三不管」狀態,地權處於教育局與地政署之間模糊不清;康文署、食環署本有責處理樹木和蟲患,但由於地域尷尬,亦難以處理。幾經辛苦催迫部門協調,才姑且解決到燃眉之急。地區團體欲申請使用廢校用地,則程序繁複,動輒10年也毫無眉目。可見,殺校又為社區造成另一個「死胡同」,其所引致的社區問題可以預計,在仍可以改變的情况下,政府應盡一切可能「救校」,避免現在任何正在積極求存的村校步上殺校的厄運。

我們期望教育局增加派位政策透明度,以公平的原則對待村校,保留並支持村校發展,維持北區以至香港教育的多元文化發展。

作者是北區區議員、教育工作者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