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確立 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文:吳壁堅) (09:00)

隨着課程發展議會正式通過4個核心科目的改革建議,並建議新學年於中四開始實施,新高中課程改革已有定論。針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而言(為行文便利,以下會簡稱為公社科),落實的改革建議與早前學校問卷的建議大同小異,只是文意上的優化與字詞運用的不同(例如「受惠」改為「裨益」等)。

既成定論,還有什麼可以討論?筆者一直致力在舊通識教育課程上進行改革,希望能通過課程改革,為通識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以更能符合通識教育科「文理兼擅、融會貫通」的宗旨。可惜事與願違,筆者委實不能對學校課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其中原因是受到考試的束縛。

就以筆者致力提倡的STEM in LS為例,我舊校的課程旨在通過引入理科知識與內容,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更能理解固體廢物處理的利弊。又例如我舊校的課程嘗試引進統計學中「相關性」的概念,通過統計學的運算,嘗試找出不同因素之中何者對某一議題較為重要。這些算是比較成功的例子,但也引起不少的非議,原因是這些數學概念、實驗方法在通識考評中是不考核的,甚至當中的思考方式並非通識評卷中能接受的選項(請注意,考評局不接受並不是因為他們正確,相反筆者一直也有撰文指出考評局閱卷時的思維謬誤)。

紓緩考試壓力 時間可放到其他學習經歷

考試束縛扼殺通識科融會不同學科(尤其是理科)的可能性,而是次改革正正讓筆者看見曙光。正如筆者在2018年9月11日於《明報》撰文,曾指出通識科的本質並不適合考試,因為考試會窒礙通識教育的融會貫通。筆者當時提倡以獨立專題探究的成績取代公開考試,以釋放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空間。雖然現今最終的修訂是繼續保留公開考試,只設達標與不達標兩級,並取消獨立專題探究,但其實與筆者的建議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是認為過度的考試會阻礙本科的學習。所以從減輕考試束縛以優化本科的學與教來說,筆者十分認同是次的改革取態。

有人會問,其實公社科仍然設有考試,即師生考試壓力仍然存在,哪有鬆綁的道理?首先,公社科的評級只設達標與不達標,而大學也確認公社科只需取得達標便符合大學聯招的要求,師生均明白只要在本科取得達標就足夠,不用再像以前一樣不斷透過考試操練來達至更高等級,師生便可將時間放到其他的學習經歷上;再者,歷年通識科的達標率均在約87%至91%之間,相信公社科的達標率也會在這個範圍內,該不會有中、英、數的「2級或以上」佔比超過80%,而公社科達標率會低於這個數字的道理;此外,公社科的考核既有選擇題、短答,也有資料回應題,考試形式比較多樣,也切合不同學生的能力,尤其理科生在以前的延伸回應題往往叫苦連天,所以考試形式多樣化也紓緩考生的考試壓力。

真正融會不同學科的平台

可能有人又會說,公社科考試的重要性不高,學生未必會願意花太多時間學習,從而削弱學生對本科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正如筆者在不同媒體的撰文,均認為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思維的改變,尤其是必須拋開考試主導一切的思想框框。事實上,我們也不應該以考試作為某一學科是否重要的指標。筆者之所以認為公社科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是因為它從此成為一個真正的平台去融會不同的學科,可設計更多生動有趣的教材與教學法。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更多外出考察,而不用擔心會損害操練公開考試的課時;再者,我們可以更多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以擴闊學生的視野,除了上述的STEM in LS之外,可以和中文科跨科合作,通過學剪紙、製湯圓以感受中華文化之美;也可以和英文科、旅遊與款待科合作,通過餐桌禮儀以體驗西方文化對香港的影響。我們不怕這些東西會out of syllabus,因為即使如此,在達標率有可能達至九成的情况下,我們也可以有out of syllabus的任性。

公社科是否有價值,學生是否會投入學習,在於老師是否能放下以往通識科的框框,將不同學科兼容並蓄,創設更生動、更好玩、更有活力的課程,讓學生感受本科之美。如果公社科能如此活潑生動,師生均能樂在其中,又怎會有放棄的道理?

至於考試壓力,還是讓中、英、數三科去承擔好了。

作者是熱愛通識教育的教育工作者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