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出生地、公民與社會發展、愛國情懷(文:周永新) (09:00)

上次我在本欄指出,香港人口結構正出現大轉變:非在香港出生的人口,數目將會很快超越本地出生人口。這樣的情况會在什麼時候出現?我估計快者5年、遠者10年,視乎香港本地的出生率還會下跌多少,最近出現的「移民潮」又會否持續。總言之,本地出生人口佔多數的情况,應不會維持到2047年。

人口出生地是社會規劃的基礎

香港本地出生人口多寡有什麼意義?首先,我們得明白,人口結構是社會規劃的基礎,尤其是人口的出生地,更是基礎的基礎。以教育服務為例,如果人口全部在香港出生,可以預計他們什麼時候入讀小學、什麼時候入讀中學,從而計算學位的需求;但如果部分人口並非在本地出生,他們可能在不同年齡來港定居,學位的需求便難有準確的估算,過去便曾出現學位估算過多或過少的情况。因此,除非政府能夠準確掌握新移民的情况,社會服務的規劃難免出現偏差。

社會規劃不能單看表面數據,還要考量數據以外的其他因素。再以教育為例,學位是否足夠當然重要,但如果要達到教育的目的,課程的設計也十分重要,如果課程內容忽視不同學生在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別,教育便很難達到原先定下的目的。以下,筆者將從港人出生地的角度,談談教育局最近的通識科改革,尤其在國民身分認同上,看看政府能否透過改革收到預期的效果。

加強香港居民對國民身分的認識

一般來說,在香港出生和長大的港人,他們的國家觀念相當模糊,因為無論在回歸前或後,他們從來沒有接受過正式的國民教育,就是非正式的國民教育也付之闕如。筆者講過,不少港人連自己是中國公民身分也不認識,還以為自己拿的特區護照,護照由特區政府簽發,他們就只是特區居民。

為什麼港人的國民意識這麼薄弱?歸根到柢,還是因為港人對自己的國民身分不認識、也不重視。筆者曾提議港人在申請或更換自己特區護照時,政府應進行簡單的宣誓儀式:一方面,令申請者明白,他們作為中國公民,國家有保護他們人身安全的責任,包括在外國遭遇危險時,他們可尋求國家的協助;另一方面,他們也有義務不做危害國家安全的事。或許這樣,港人的國民身分才不再含糊,也知道自己擁有這個身分的權利和義務。

不過,認識自己的國民身分只是國民教育的第一步,談不上什麼凝聚港人的愛國情懷。近日談得最多的,是香港的管治應牢牢的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個「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沒有錯,現在不少港人擔心的是,「愛國」如何定義?筆者的看法是:凡願意經過一定程序、真誠和公開的擁護國家《憲法》和《基本法》的人士,他們便應符合愛國的準則。所以說必須真誠和公開,指的是不能前言不對後語,或言行不一致;例如:不能一方面支持香港的前途由港人自決,另一方面卻承認國家擁有香港的主權和治權,這樣怎可說自己真誠的擁護國家憲法和基本法?

新移民對國家多感驕傲和自豪

愛國的標準有了定義,但如何培育港人的愛國情緒?回歸後,從內地來港定居的新移民,他們對國家過去經歷的困難和犯下的缺失,多持諒解的態度,對國家的成就和發展,也多感驕傲和自豪;比對之下,本地出生的港人,他們對國家所做的一切,常是批評多於讚賞,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們的態度多是負面和消極。為什麼這樣?有意見認為:年輕人所以對國家有偏見,可總結為以下兩點:一、是香港部分傳媒長期「誤導」市民,故意抹黑國家和特區政府的形象;二、是香港的教育制度出了問題,特別是通識科成為必修科後,學生被「洗腦」,成為「反中亂港」的棋子。傳媒是否「誤導」市民,自有這方面的學者分析,至於通識科是否從開始便出現問題,筆者卻有一些意見。

筆者在本專欄提過,最近通識科的改革,是一場價值觀念的爭奪戰。通識科出了什麼問題?教育局的解釋是課程太繁雜,課程和教材都有欠規範,學生沒有打好基礎便胡亂批判,所以有改革的必要。話雖如此,但明眼人都知道,政府要改革通識科,是不滿學生被「洗腦」,一面倒的支持民主派的主張,積極的參與「反國教」和「反修例」等運動,「佔中行動」中也不乏他們的影子。

通識科改革因不滿學生被「洗腦」

學生真的被「洗腦」嗎?2014年,筆者受政府的委託,進行有關退休保障未來發展的研究。報告發表後,打後幾年,不少中學生與我聯絡,因為他們正就通識科進行有關退休保障的專題研究,希望我能接受訪問。在我印象中,同學不但沒有凡政府主張的都反對,有些更幫政府解說為何全民退保不可行。可見通識科不是「洗腦」,學生曉得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不是「老師說的,他們就認同」。

通識科現在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容集中討論「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但改了名和精簡了內容,就能改善「從開始就有問題」的通識科?依筆者的看法,通識科所以出現問題,一是欠缺完整教材,老師找不到適合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再以退休保障為例,有通識科老師對筆者說:現在坊間關於退休保障的書籍寥寥可數,為了幫學生做專題研究,依賴的是網上的資料和傳媒的報道,但這些都十分零碎,立場也有欠公允。二是教學方法欠缺清晰指引,老師常感無所適從,學生很容易作出缺乏理據的批評。以上兩項如果不糾正,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可能重蹈通識科的覆轍。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能否培育年輕人愛國?

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又能否增加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培育年輕一代愛國的情懷?現在通識科老師多有這樣的感受:學生對國家是有感情的,作為老師,他們願意教導學生愛護自己的國家,也不想看見年輕人做危害國家安全的事;但他們不想看到,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變成單向的知識灌輸,更不想學生成為「洗腦」的對象。他們更認為:如果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失去訓練學生思考和分析的功能,在香港現有的政治和社會氛圍下,新科目不但未能培育年輕一代愛國的心,更可能挑起他們反叛的情緒,抗拒國家和特區政府所做的一切。

筆者擔心的是,有意見認為:如果本地出生的年輕人不愛國,政府大可以非本地出生的青少年取代他們,這種想法十分錯誤!因為無論是本地出生或非本地出生的香港居民,他們都有責任愛護自己的國家,也唯有這樣,香港才不會因為出生地不同而出現分裂。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