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人才短缺左右文化遺產保育成敗(文:計巍巍) (09:00)

香港的文化遺產具有多樣性,早前主教山、油麻地配水庫等地下構築物重新走向公眾視野,揭示了一類不為人所熟悉的文化遺產。他們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香港城市公共設施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文化遺產價值。然而,為何此類文化遺產之前未被關注,以致受到工程直接破壞?這要從香港的文化遺產資源種類和評估管理架構反思。

文化遺產資源多元 文化遺產顧問缺乏

自1998年起,《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頒行,使得考古也包括在文化遺產評估之內,成為環境影響評估的一部分。環評公司需要就擬建工程或開發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研究,並提出緩解措施,包括水、空氣、土壤、聲音、生態及文化遺產等方面。

而環評條例下的日常文化遺產影響評估工作,需遵循「文化遺產影響評估指引」。此指引中所規定的評估對象,不止限於政府資料庫中已記錄的文物地點(heritage sites),還包括政府資料系統未記錄的、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的建築、構築物、遺址,及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如氏族墳墓、古戰場、古徑、風水林與風水池塘等。而在基線研究中,文化遺產顧問也不會只梳理《古物及古蹟條例》所規定的1800年以前的古代遺物(relic)和古物(antiquity),而通常會將研究範圍擴展到20世紀上半葉。

因此,實際上,一個已經環評的項目,若經正常的文化遺產基線研究,顧問有很大機會通過系統的資料索取,識別到類似主教山配水庫此類特殊的構築物,並在基線研究報告中向古物古蹟辦事處作報告。但在文化遺產顧問缺乏的情况下,普通環境顧問對地下文化遺產的缺乏敏感度,難於發現。

雖然1998年以來環境影響評估已有長足的發展,但文化遺產評估人才仍然不足,極少有環評公司能夠配備一個文化遺產評估團隊,或者配備文化遺產評估的專門顧問。不過地下文化遺產多樣且大量,評級歷史建築和法定古蹟只是香港文化遺產的冰山一角。此外,香港還擁有200多個具考古價值的地點、25個由古物古蹟辦事處界定的政府文物地點,以及不可計數的未列入政府資料庫但可能具有文化遺產價值的資源。其中,除地上建築之外,還有石刻、窰址構築、考古遺址、界碑等形形色色的文化遺產,其識別和確認不能簡單依靠已有紀錄,而往往需要通過系統梳理歷史、地質、地貌和考古資料,並對研究範圍進行推理、假設和調查。這就需要具有文化遺產專門知識的人,在環評工作初始階段,便對文化遺產資源存在的可能性做出充分的研究。之後再通過對工程步驟的深入了解,提出適合的緩解措施。若非在初始階段便展開專業的文化遺產研究,則容易造成後續組織環評報告時遺漏文化遺產章節。

結合城市整體地下空間規劃 逐層次解決保育問題

文化遺產保育是一個逐層設計及多元互動的過程,需要專業從業人員、政府、業主及市民,在規劃層次、具體評估層次和展示設計層次的共同參與。

首先,在保育規劃的層次,可行的保育政策要綜合考慮到產權歸屬、土地用途、原本功能、持續維護資金,以及與社會群體的聯繫。以此為基礎,文化遺產顧問要向政府提供可供選擇的可行性保育路徑,以及回答是否可能活化利用的問題。

以地下配水庫為例,作為地下城市設施,其保育與展示需要與當代香港的整體地下空間規劃結合起來,使其充分融入城市空間和市民生活。文化遺產顧問要尋找城市規劃界面,並為持續保育搭配可行的資金路徑。

其次,在評估層面,政府要請專家評估文化遺產的歷史及建築意義、結構安全,以及工程對文化遺產資源的影響級別。

最後,在文化遺產展示設計層面,可向市民徵集方案。

盡快聘請文化遺產顧問 將文化遺產重現市民眼前

文化遺產是整個社會的,市民了解地下文化遺產的渴望不應被忽視。公眾應當獲得機會,充分表達自己對地下文化遺產的理解,從而完成對自我身分的闡釋與建構。主教山及油麻地配水庫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之後,文化遺產保育過程其實並沒有走完。水務署當務之急是應及時聘請文化遺產顧問,對配水庫在規劃層面、具體評估層面進行研究和設計,之後再向公眾徵集文化遺產的展示方案,爭取早日找到既保且育的可行路徑,將地下文化遺產充分展現在市民眼前。

(作者按:此文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考古學會觀點)

作者是香港考古學會署理主席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