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正常化」之後:西撒哈拉問題爭議(文:何偉業) (09:00)

近月國際新聞的焦點,聚焦於拜登上台後的中美關係,以及緬甸問題等,但遠在非洲西北部的局勢,也一直牽涉大國的政經角力。今年3月初,非洲西北部國家摩洛哥(Morocco)外交部決定暫停與德國駐摩洛哥大使館的一切聯繫,媒體報道這與德國對「爭議地區」西撒哈拉問題(摩洛哥宣稱擁有該地主權,也實際控制西撒哈拉大部分土地)的表態有關。西撒哈拉問題曾在幾個月前引起國際廣泛關注——2020年12月,為推動以色列與摩洛哥建交,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擁有主權,但引起時任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的德國批評,德國要求召開安理會緊急會議,此舉激怒摩洛哥。近日,又有論者提出,在摩洛哥與其鄰國阿爾及利亞(Algeria)的爭議中(其中因為西撒哈拉問題爭議不斷),中國可以發揮積極作用。要進一步了解西撒哈拉問題,需要回顧歷史。

以色列自1970年代末與埃及促成《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1994年與約旦達成和平條約,2020年一氣呵成與阿聯酋、巴林、蘇丹關係正常化後,早前再與摩洛哥建立正常化關係,40多年來與阿拉伯6個國家和解。毋庸置疑,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在任期內促成以色列與阿拉伯四國建交,中東外交成就斐然。對以色列而言,外交關係正常化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世界的破冰之舉,給予雙方新一代年輕人機會互相認識、建立關係和改寫中東未來的契機,這自然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帶給國人的新氣象,也有效拉攏阿拉伯遜尼派國家聯成陣線,繼續抵抗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勢力威脅。

正常化後:重整非洲西北部區域秩序

但對巴勒斯坦人而言,以色列一年內與阿聯酋、巴林、蘇丹和摩洛哥四國建立正常化關係,卻是對巴人極大的打擊,關係正常化的結果是默許以色列繼續佔據約旦河西岸,造成分化阿拉伯世界團結力量、出賣巴人建國理想的情况。但以色列與摩洛哥外交關係正常化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美國單方面承認摩洛哥擁有西撒哈拉的主權。

西撒哈拉會否繼巴勒斯坦後,成為以色列外交關係正常化工程的另一犧牲品?值得留意的是,西撒哈拉一方面是中東、阿拉伯世界另一個長期衝突的死結,被聯合國定義為「非自治領土」(Non-Self-Governing Territory),即其人民和領土在經歷殖民統治後尚未達至自治的條件,該地的主權誰屬直接影響當地人的福祉,和鄰近摩洛哥、阿爾及利亞、毛里塔尼亞(Mauritania)的地區均勢。所以,以色列與摩洛哥關係正常化,一方面觸及西撒哈拉的主權問題,另一方面改變非洲西北部的秩序,其深遠影響實不容忽視。

三毛之後:西撒哈拉的消失?

對部分香港人而言,認識摩洛哥可能是通過觀賞電影《北非諜影》,但近年更多是通過親身旅遊、經商,也有開辦民宿、偶有發展異地情緣。但對西撒哈拉的認識,兩岸四地最早或許是從閱讀三毛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書中介紹她流浪西撒哈拉和丈夫的故事,亦將這地區在西班牙和摩洛哥角力下掙扎自治的人情和歷史展現給華人讀者。

1884年柏林會議,歐洲列強商議怎樣劃分非洲,西班牙佔領西撒哈拉,並將西撒哈拉納入為西班牙的保護領地(Protectorate),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地紛紛響起獨立解殖運動,西撒哈拉民族力量亦力主脫離西班牙,但同期西撒哈拉周邊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毛里塔尼亞三國紛紛獨立。

摩洛哥就於1956年獨立,獨立後一年即1957年就宣稱擁有西撒哈拉的主權。由於西撒哈拉地區的戰略位置和蘊藏磷礦、魚獲的天然資源,在殖民時代結束後,該地區就周旋於三國的逐鹿(西撒哈拉與三國位置見附圖)。

直至1973年,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Polisario Front,簡稱西撒人陣)得阿爾及利亞支持而成立,對抗西班牙統治。

西班牙1974年讓步,准許西撒哈拉當地人對獨立運動進行公投。正當西班牙於1975年開始撤離,摩洛哥大舉將移民注入西撒哈拉,但毛里塔尼亞也宣稱擁有西撒哈拉的主權,漠視聯合國海牙國際法院肯定當地人自決的權利。摩洛哥佔據西撒哈拉北部約三分之二領土(該地區擁有豐富的磷礦和魚獲資源),毛里塔尼亞則佔據其餘南部領土,但兩國均遭阿爾及利亞支持的西撒人陣以游擊方式抵抗。

1976年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立國為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Sahrawi Arab Democratic Republic),在阿爾及利亞成立流亡政府;現得約80國承認。

經歷戰爭,毛里塔尼亞於1979年撤退,摩洛哥則與西撒人陣於1991年在聯合國調停下達成停火協議,讓當地人公投自決獨立還是融入摩洛哥。可惜,直至進入21世紀,摩洛哥與西撒人陣談判停滯不前,缺乏實質成果。20多年來公投並未如期進行,地區名義上以自治模式運作。現時西撒人陣僅控制西撒哈拉東部,西撒哈拉其餘部分則受摩洛哥控制。

及至2020年12月,美國促成以色列與摩洛哥關係正常化,西撒哈拉問題就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美國承認摩洛哥擁有西撒哈拉的主權的同時,承諾西撒哈拉將在摩洛哥管治下享有真正的自治,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西撒哈拉的自治狀態會否隨融入摩洛哥後而逐漸消失?

主權爭議:國際社會的反應

另外,以色列與摩洛哥關係正常化,非洲西北部會否因而享有和平?抑或會引發新一輪非洲西北部地區衝突?鄰國阿爾及利亞、毛里塔尼亞會否跟隨美國承認摩洛哥擁有西撒哈拉主權?

事實上,國際社會對西撒哈拉主權的態度,大致分為4方面:

第一個陣營,就是承認摩洛哥擁有西撒哈拉主權,或支持摩洛哥給予西撒哈拉自治的方案;

第二個陣營,就是承認西撒哈拉,維持外交關係,西撒哈拉就一直被非洲聯盟承認為聯盟的成員;

第三個陣營,與第二個陣營相似的,就是支持西撒哈拉人自決,但未確認西撒哈拉為獨立政體;

第四種態度,就是對西撒哈拉的問題不置可否,一方面沒有承認西撒哈拉的主權,亦不承認摩洛哥擁有西撒哈拉主權。

美國單方面承認摩洛哥擁有西撒哈拉主權,而中國保持在中東中立的立場,沒有對關係正常化明顯表態反對,一方面與以色列維持良好關係,亦保持一貫態度未承認西撒哈拉,以表示對摩洛哥主權的尊重,盡量維繫與中東各國友好的關係。摩洛哥一方面是中國「一帶一路」在非洲西北部的重要合作伙伴,有分析更指出,中國對摩洛哥、西撒哈拉的磷礦資源有相當的倚賴,以應付國內日益增加對農業磷肥和磷礦的需求。凡此種種,西撒哈拉的狀態和在非洲西北部位置的變化,並非只是非洲西北部區內的問題,也值得我們繼續關注。

作者是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