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香港兒童疫下的權利和福祉(文: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 (09:00)

新冠病毒肺炎已在全球奪走了超過200萬條寶貴的生命,感染人數仍在每天增加。兒童也像成年人一樣會擔心這高傳染度的病毒,但兒童一般不懂得表達感受,以及隨之而來周遭所出現的變化和適應等的焦慮情緒。

香港的兒童近期在疫情下也受到了特別關注,政府當局的突擊封區行動中,兒童居民在沒有車行走的馬路上暢快地踏單車、在窗邊向記者舉起毛公仔和做出趣怪表情,苦中作樂,令人會心微笑。不過,突擊封區亦使部分非當區居民的兒童受困,雖然經家長和傳媒交涉,他們最後都能離開封鎖的地區,但政府人員的應對,反映出他們對兒童的需要考慮不周。

影響波及健康、教育、休憩、家庭

事實上,疫情在港持續已超過一年,雖然聯合國曾警告疫情對兒童和他們的權利有着毁滅性的短、中、長期影響,有可能對其身體、情緒和精神健康造成損害,但政府似乎未有計劃全面檢視疫情和現時各項防疫安排對兒童的影響,和推出對應的紓緩措施。這場新冠病毒肺炎除了直接威脅病患者的生命,也對兒童的健康、教育、休憩和遊戲、家庭及其他問題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和剝削,政府必須全面檢討和規劃,以支援受影響的兒童。

就疫情最直接的影響,即健康方面,兒童對於新冠肺炎的憂慮不亞於成人。直至去年12月的數字顯示,共有550名新型肺炎確診患者為19歲或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兒童每日都透過不同途徑接收各種相關資訊,也會擔心自己或家人受感染。此外,一些住院病童的探訪安排和活動皆受疫情限制,往往缺乏家人陪伴,以往親朋戚友或義工的探訪活動均告暫停。需要隔離或接受治療的兒童被迫與父母分離。很多研究反映,香港人,包括兒童,對自2019年中的社會事件以至過去一年的疫情,都感到非常鬱悶,顯示疫情下兒童的身心健康皆受損。

兒童教育的權利,亦是疫情下首當其衝的範疇。中、小學學童未能回校上課,在家網上學習對部分基層學童充滿困難,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更是艱巨挑戰。學生擔心自己的學業進度落後,要應付臨時和突然的復課和測考安排,海外升學等計劃又被打亂,難免對前路感到憂心。跨境學童的教育也受阻。對於學前兒童,不少原本為幼童報讀了幼兒園的家長均申請退學,對處於黃金發展期的幼童而言,這會對他們的心智、語言、體能、社交等都有所影響。

對兒童身心發展極為重要的休憩活動和遊戲亦受到影響。遊樂空間、體育及休憩場地的關閉,公共服務、課外活動暫停,以及限聚令等,令兒童的活動和社交生活受阻。缺少運動也令他們的健康受損。

家庭問題在疫情期間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疫情的封鎖揭露了很多潛藏的家庭問題,家長需要在家工作,多了時間要和停課的孩子相處,或會增加和伴侶或孩子衝突,嚴重的更有家暴或虐兒的情况。家長亦面臨管教上的困難,有些家長可能較擔心疫情,逼兒童完全禁足在家,造成過度保護。相反地,部分家長因需要外出工作等不同原因,未能妥善照顧留家的兒童,造成疏忽照顧。此外,不少行業受到疫情拖累營運,以致需裁員甚或倒閉,不少家庭的經濟支柱失業,增加家庭財政負擔問題。

除了以上各個問題,疫情下網絡罪行、童黨和欺凌問題頻生,令兒童的安危受威脅。尤其是網絡上的性或金錢相關罪行,如裸聊勒索等有上升趨勢。有家長亦指出,網上學習和停課加劇了上網成癮的問題。停課令學校老師和社工難以監管和接觸有需要的兒童,令這些兒童得不到適切的支援。

應檢視政策是否以兒童權利為本

這些問題每日都在我們的社區發生,侵害到兒童的權利,各界關注兒童福祉人士和社福團體作出了不少彈性安排和措施以保護兒童,如有兒童自發舉辦的網上學習交流,不少社區支援的服務也新增了線上服務,或以資源包等方式便利兒童及其家庭等。這些民間自發的行動固然值得鼓勵,但政府作為抗疫運動的統籌,應更積極主動及時回應,將疫情對兒童的影響減低。

因此,政府應開誠布公,公布過去12個月採取了什麼政策和措施,以保障香港兒童在疫情下的權利和福祉,並檢視有關安排是否有效和以兒童權利為本,特別是對弱勢兒童,致力尊重、保護及實踐兒童權利。

政府必須在「抗疫」這個重要議題上與兒童一起,包括發放兒童友好的資訊,參考其他國家和地方直接與兒童溝通對話,直接回答他們的問題,讓「同心抗疫」這口號得以落實。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