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勿與世界公民教育潮流背道而馳!——評「重新冠名科目」課程初稿(文:梁永達、梁恩榮) (09:00)

本年2月2日,教育局向全港中學發送通函,公布4個高中核心科目的「優化安排」。其中最惹起全城熱議的,無疑是將取代通識教育科的「重新冠名科目」。自這個稱為〈重新冠名科目以代替通識教育科(中四至中六)優化安排〉的課程初稿(以下簡稱〈優化安排〉)發表以來,教育界和學術界已就其內容提出不少意見。其中對課程偏重於認知國家的正面發展,卻未有重視國家負面狀况的探究,論者已有頗透徹的論析,筆者於此不贅。本文將集中討論〈優化安排〉因明顯的國家本位傾向,以致未能引導學生學習普世價值、多元身分的情况,期望可引起課程制訂者以至社會各界的正視和關注。

「本土視角」被推到邊緣位置

輿論對此「重新冠名科目」的主要批評,其中一項乃指它為2012年廣受批評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重臨。從〈優化安排〉的內容看來,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單就文件不足兩頁半的「課程建議主題與學習重點」部分(連標點約1558字)來看,「中國」和「國家」(英譯為「our country」)兩詞出現的頻率合計共24次之多(與「香港」出現25次的頻率相若):其中19次可毫無歧義地理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思,另有4次乃置於「國家安全」一詞中,其餘只有1次指中國以外的國家。〈優化安排〉將通識教育科原本的6個單元改為三大主題:其中「『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強調香港對中國的從屬關係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中國國民身分的認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則着重講授國情,突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力提升,並引導學生認識香港在中央政府規劃下的角色——三大主題中,兩個都具有濃厚的國民教育意味。

眾多學習重點中,反覆陳述香港與中國的緊密關係,如「主權治權在中國」、「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這些(作者按:有關國家發展規劃的)重點和政策與促進國家和香港的關係」。相反,通識科原有課程中探討香港本土市民的生活素質、社會政治參與的課題,在〈優化安排〉中卻不見蹤影。見微知著,整個課程着重以香港作為中國管治、庇蔭下的城市的定位,去看待各種議題,取向十分明顯。香港本土社群關注本土議題、參與本土社會事務的視角,在新的課程框架當中,被推到邊緣的位置。

以提倡普世價值看 新科目是大倒退

〈優化安排〉展現出以國家籠罩一切的取向,令人擔憂到本土社群和個人的權利意識,有被淡化的危機。「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對此課程「帶有國民教育的元素」直言不諱,亦稱「國民教育等於國民嘅教育,教育唔等於洗腦」(註)。誠然,國民教育並不一定是從上而下的意識灌輸。但是,當香港的社會發展和政治運作,均須服膺於國家安全、國家發展規劃等大論述時,本土社群的意願如何得到尊重,以至市民的基本人權如何得以保障,以達至真正的社會和諧,都是非常值得關注、討論的議題。若新課程要免於變成「洗腦國民教育」,在高舉「國民身分認同」旗幟的同時,必須啟導學生切實認識並踐行自身的公民角色,彰顯公民就本土議題發聲的權利,亦讓他們的呼聲被聽見,其「國民身分認同」才得着真正的根基。

根據世界知名的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學會(IEA)2009年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結果顯示,超過90%參與研究的國家及地區,都將「人權」列為公民教育課程的學習重點(65.8%更將之列為主要學習重點)。然而,「重新冠名科目」作為香港培養「負責任的公民」(見〈優化安排.課程理念〉)的重要國民/公民教育課程,其〈優化安排〉卻未有將「人權」課題列作學習重點,文件中標舉中國人民生活素質和綜合國力提升的項目時,「人權」亦未被列為指標之一(文件中,「人權」一詞只出現過一次,用以指出《國家安全法》在「平衡法治人權」方面的角色)。反觀通識科原有的課程指引文件,從概論部分已將學生能展示出對「普世性價值的欣賞」設定為預期的學習成果。除於「今日香港.生活素質」課題中列舉「人權與法治」和「新聞自由」作為以政治角度衡量生活素質的例子,在「今日香港」及「現代中國」單元中,都將「人權」(與「責任」並舉)和「正義」列作與探討問題相關的價值觀和態度(「今日香港」單元更將「民主」包括在內)。若以提倡人類共同嚮往的普世價值方面來看,從通識科走向新的未冠名科目,無疑是倒退了一大步。

將公民規範於「中華文化」框架 未能切合世界趨勢

在〈優化安排〉中,除了人權、自由、民主、正義等普世價值有被淡化的情况,公民多元身分的概念亦失卻了原來應有的重量。在地球村的時代,全球人類成為休戚與共的世界公民群體,早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通識科原有的課程指引文件,在「今日香港」和「能源科技與環境」兩個單元,均有提及「世界公民」的概念,指出香港居民具有「世界公民」的身分,後者更以使學生「成為負責任的世界公民」作為單元的教學目標。然而在現時的〈優化安排〉中,「世界公民」一詞竟完全消失。新課程雖亦期望學生成為「具世界視野」的公民,卻同時要求這種公民素養「植根中華文化」。須知香港市民的文化背景千差萬別,勉強將公民規範於「中華文化」的框架內,除有失國際都市的風度,亦未能切合文化多元的世界趨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4年發表了名為《世界公民教育:讓學習者更好地迎接21世紀的挑戰》的倡議文件,呼籲世界各地推行世界公民教育——培養對本土和全球議題均積極參與的公民素質,構建一種超越文化、宗教、族裔等差異的集體身分,和對公義、平等、尊嚴、彼此尊重等普世價值的深刻認識——正因理解到21世紀各種重大挑戰,均不能靠民族國家獨力面對。

當全球面對疫症、氣候變化等嚴峻問題,正應該竭力摒棄國族藩籬,呼喚公民參與,倡導普世價值,藉以共同應對危機之際,我城的教育主事人所擬定的國民/公民教育課程,卻彷彿反其道而行:處處強調國家本位、國民身分,卻輕視本土社會議題,對本土的社會政治參與諱莫如深,就世界公民身分、普世價值的倡導亦誠惶誠恐——如此塑造的「國民身分認同」,豈能不空洞無根!於此課程尚未落實之時,深盼制訂課程之一眾主事者從善如流,認真接受各方意見,以莘莘學子之福祉為念,制定真正具備學理基礎、切合普世潮流的課程,誠心所願。

註:〈劉智鵬︰通識科確帶有國民教育元素 國家好應份要講〉(2021年2月8日),「香港01」

作者梁永達是中學通識科教師、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博士,梁恩榮是香港教育大學客席副教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