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變革在文字細節中(文:曾志豪) (09:00)

香港發生太多加速新聞,一夜把香港積壓多年的問題,全盤解決。

譬如香港電台,來到大結局。《檢討報告》洋洋灑灑,某一句段落章節,已經說明重點。

報告第1.9段寫:「良好的機構管治的意思是港台的持份者(包括商經局、顧問委員會、通訊局、市民大眾、港台員工及其業務伙伴)可以信賴該廣播機構,以具誠信、透明度及問責的方式專業地履行其公共目的及使命。」政府界定香港電台的「持份者」,按順序排列,第一是「商經局」,第二居然就是「顧問委員會」!第三是「通訊局」,第四是「市民大眾」,而作為香港電台的員工對香港電台而言,只是排在尾二的「持份者」,和「其業務伙伴」同級!

港台持份者:政府重要 市民三甲不入

這個排序已經說明了,誰有分量可以決定這個機構是有良好管治。政府(商經局)、顧委會、通訊局才是排頭三位的重要角色,市民無論多麼欣賞肯定香港電台的工作,也只是三甲不入的「持份者」,難怪政府檢討時,大條道理把市民對節目的讚賞剔除不計算。更別提香港電台員工的意見。想起特首在反修例運動的名言:「no stake in the society」。

另一個關乎香港整體政治發展的關鍵,便是「愛國者治港」。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特別提到,鄧小平早就提出相關說法,「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理香港」。

注意,鄧公當年有說「愛國者為主體」,主體就是主要的意思,但不代表要全部,否則便會叫「愛國者全體」。即是說,當年鄧公的港人治港,容許有小部分「不是愛國者」進入管治範圍,但今天卻不再提「主體」兩個字,悄悄改變了那種「寬鬆接納」的政治氣氛。

鄧小平也說過,「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尊重民族、擁護祖國,但沒有提到「黨」。今天夏寶龍卻提到共產黨就是一國兩制的創立者,只差未直接講一句「要愛黨」。所以說,文字見證了巨大政治轉變。

作者是傳媒工作者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