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是需要節流的時候(文:王慧麟) (09:00)

前兩日去街市買餸,菜心一斤,26元。當然,為了家人健康,我沒有幫襯那些來歷不明的直銷菜檔。至於活雞,一隻活雞已經要260元了。豬肉呢,薄切3片豬排,75元,還問肉檔要了一小片豬油。

當然,大家可以說,直銷菜檔5元一斤菜,冰鮮雞才40元,豬肉可以買急凍的,為何要買鮮豬肉?但是,當新鮮食物的價錢「爆升」的時候,反映了一個極為兩極的現象:疫症下,有錢人仍然負擔得起不斷漲價的新鮮食品,而基層想食一隻雞也要左計右算。疫症下,有錢人去抽IPO(首次公開募股),豪擲一千幾百萬,臉不改容,抽中了更是橫財就手,買一隻活雞,才200多元而已,菜心一斤才20多元,濕濕碎矣。但其他人呢?

因此,這個預算案,面對巨大的疫症經濟風暴,面對巨大的基層生活壓力,顯得軟弱無力。全球面對疫症帶來的經濟危機,各國都增加流動性(即是所謂「放水」),讓經濟體系內充斥着大量的現金,以刺激經濟。10多年前,這一招有效令經濟吊鹽水,讓經濟可以慢慢地走出谷底。但10多年後的今日,全球好多城市因為疫情而封關封舖,原本是繁華的消費區,紛紛成為死城。金融體系充斥大量現金,但賺到錢的人卻沒有地方去飲飲食食消費購物,於是他們就在家繼續在金股匯市場錢滾錢,但一般老百姓就因為消費市場死寂而失業,出現了金融暢旺員工出花紅,市面疲弱死寂人民失業無飯開的現象。

預算案對基層支援完全不到位

說到這裏,大家就會理解,現時所有政府最急切處理的是「工作」(job),即是要處理解決基層人士的燃眉之急,金融市場以外,有一大班水深水熱、工作朝不保夕的市民。一個比較合乎民情的政策思考,是讓在疫症經濟下得益的部分人,交多一點稅,以增加政府收入,然後政府利用這些新增的收入,協助基層市民紓困。而且,由於疫情難以估計,政府在支援基層以至中產方面,不單需要更迅猛的力度,而且要在有需要時加碼,協助渡過難關,而不是小恩小惠,有好過無,令有錢的繼續大魚大肉,窮人找一份工難過登天。而政府在公共開支方面,就需要有較大的調整,要更大幅度地撙節開支,以部分慳下的開支開設短期職位,增加就業機會。

然而,預算案對基層的支援,例如出半糧,完全不到位,這裏不少議員及基層團體方面已經說到口臭。而且,因為相信有部分政府高層不願意搞失業金,於是就想出什麼失業貸款8萬元,但政府官員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個市民借了8萬元也還不了,影響的不止是刑責及民事責任,而且更影響其信貸紀錄,將來如何借錢以及申請信用卡呢?加上,這個政策會否更有機會吸引犯罪分子,收集一大堆人士的身分證,向銀行借錢然後「走佬」呢?為了防止這些勾當,銀行及金融機構又要用多少行政措施及時間去杜絕這些行為呢?另一方面,政府對於增加收入方面,措施相當奇怪。例如增加車輛牌費方面,香港應該是世界上最多豪華七人車的地區之一,這些車動輒80萬元起跳,既然要加牌費,為何不針對這些豪華車,增加更多的牌費呢?

經常開支只減1%?

但筆者更關注的是,既然政府說到,經常開支之增長是導致財赤的其中一個因素,那麼我們就要問一下財爺,有沒有更具體的措施、更有說服力的目標,以撙節政府開支呢?預算案提到,目標是在2022/23年度把經常開支撥款減少1%,預計可節省約39億元。不是吧,才百分之一?這簡直在開玩笑。政府究竟有沒有能力再減一些?即使政府說,下年公共開支壓縮1%已經是十分不容易,但市民的觀感,是政府已經非常有效率,個個都努力工作,抑或是架構臃腫,還可以進一步撙節開支呢?而且,政府只壓縮下一個財政年度的開支,那麼2023/24年度呢?難道又不用減嗎?政府不帶頭勒緊肚皮提高效率,而基層市民就要面對失業威脅,公道嗎?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