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教育局將為文憑試課程植入「新冠病毒」(文:陳曦彤) (09:00)

教育局的新高中課程簡介日前出台,一如筆者另文所指,重視學生多角度及批判性思考的通識科正式被殺,並加入近三分之二為國情教育的重新冠名科目(下稱「新冠科」)。但教人意外的是,即使在沒有政治爭議的部分,局方的課程修訂方向,也予人把新高中課程送終之感。這份高中改革方案的所謂諮詢問卷,內容有大量前設,基本上不容學校異議;所謂網上簡介會,每場800人,同工相信只可被動接收信息而難以抒發己見。這一切違反程序公義及不尊重教育專業的舉措,目的只為盡快在今年9月於中四級實施新課程。究竟這趕急出台的方案,能否讓未來的香港高中學生受惠,將視乎這次強制注射的內容,是屬於破解新高中困局的疫苗,還是毒害日後萬千莘莘學子的新冠病毒。

「新新高中課程」學習壓力 將比現時更嚴重

當年課程檢討專責小組開宗明義的改革方向,是要為高中課程創造空間及照顧多樣性,以達減壓及分流之效。但教育局如今推出的改革方案卻倒行逆施,在不改動升讀大學要求(必修科「3322」並計算最佳5至6科成績)及公開試難度依舊的前提下,強行刪減中英數課時(各50小時)及迫使學生多讀一個選修科(中四開學時要選3至4個選修科)。換言之,在各科課堂減少、科目增多(取消通識後讀多了選修科及新冠科),但操練量不減的情况下,學生仍須在5至6科文憑試科目上取得優異成績,才足以升讀心儀學位課程。可以預計,日後的課堂時間將變得更緊張急促,學生要跟上教學進度將更為困難,各科亦要花上更多時間補課,更枉談什麼多元學習經歷及均衡發展。

原本可在通識科取得等級3或以上升學的考生,由於新冠科只分及格與否,必須額外考好一科選修科以彌補所「失」分數。但事實上,有動機、能力及興趣同時考好3至4科選修科的學生人數有限,按筆者任教過4間第一組別學校的經驗看來,也只有約一半學生能夠做到。而改革中的最大受害者——能在通識科取得等級5或以上優異成績的學生,更需花上極大心力,才能在較少人修讀的選修科取得同樣成績。在現有機制下可以退修選修科減壓、能力較弱的學生,為湊夠科目升學,亦須硬着頭皮苦戰到最後,卻可能換來不如人意的成績。由於選修科整體成績變差,學校壓力更大,將使補課操練問題更為嚴重,形成惡性循環。可見局方所謂釋放空間方案,卻會以高壓把師生推向深淵。究竟教育局及各大專院校有何部署杜絕上述情况?還望各權貴賢能向公眾交代。

必修科的倒退性「優化」 將為師生帶來嚴峻挑戰

局方表示,為回應業界訴求並優化考評,中文考評將取消說話及聆聽卷,回歸舊制會考模式,只考閱讀及寫作。但教協在2019年所做的問卷調查卻發現,有近七成中文科老師支持保留說話卷。事實上,教育心理學在1980年代起已把學生學習模式作分類,傳統只重視讀寫的評核模式,早已被批評為忽略約30%聽覺型學習者,或其他有特殊學習需要(如讀寫障礙等)的學生。筆者作為2007年首屆取消範文閱讀評核的會考生,便是靠說話卷取得最高評級,才得以其後升讀大學。局方如今葬送十多年的中文科改革成果,大倒退至上世紀的評核模式,將使讀寫能力欠佳的學生更難達標升學。

相反,在同樣扣減50小時課時的前提下,英文科卻加入新內容,如職業英語、學術及創意英語應用等;數學科則耐人尋味地透過鼓勵學生「學少啲」達至「優化」成效,製造多年來這兩個必修科的課時都過分充裕、大有空間削減的假象。加上重視自主學習、高階思維及批判思考的獨立專題探究及通識科延伸回應題遭完全取消,改以新冠科記憶背誦為本的多項選擇題及短答題代替。在英語、數理科研、資訊素養及學術探究等能力都愈趨重要的21世紀,此舉除削弱香港學生競爭力外,如此反智倒退的評核,還可能葬送文憑試的國際認受性,使香港學生在升學上處於更不利的位置。

有形無實的愛國教育 令人質疑局方動機誠意

教育局在推動國民教育上的失敗,過往十多年早已為業界及建制團體詬病。如今藉新冠科作為推動愛國教育的終極手段,以彌補過往缺失,卻不禁令筆者等愛國愛港人士質疑其成效:即使教師有志推廣國民教育,但新冠科只分及格與否,實難以製造動機讓學生深入認識國情及培養愛國情懷。

更令人憂慮的是,新冠科這類高成本(150小時課時)低回報的科目,在高中從來只會招來厭惡與嫌棄。在上述高壓的學習環境下,師生只會認為此科是浪費時間心力、妨礙升學大業的絆腳石,使國民教育蒙上不白之冤。在現時高中選科制度下,即使是室內設計、酒店營運等應用學習科(課時為180小時)亦能獲得第4級評級,對師生而言,對升學還算有所幫助;但作為課時相近、又肩負國民教育重任的新冠科,何以只獲兩級評分的侮辱性待遇?若新冠科在日後因如今明顯的課程規劃錯誤,而被師生邊緣化以至無視,使愛國教育壽終正寢,只能理解為負責官員有意為之所致!

事實上,新冠科的教學內容豐富,準備內地考察團的所需課時更是被嚴重低估(只有不足10小時)。筆者曾在校內負責推動內地交流的專題研習評核。若局方認真看待,理應提供更多課時,讓師生深入了解考察省份的社會背景及發展規劃,或設計問卷及訪問問題,甚至容讓學生在回校後作課堂口頭報告,以促進交流。如今局方的課程規劃及資源分配方式,明顯有矮化內地考察安排之嫌,使愛國同工感到無所適從及憤慨。

若教育局官員有誠意彌補前朝在國民教育上的過失,至少應把新冠科的課時及評級與應用學習科看齊,以確保其獲得足夠資源,並避免其被污名化,提高師生在愛國教育中的參與及投入度,方為正途。從教育局如今的方案看來,香港國民教育的頹勢只會延續。要扭轉下一代的國家觀念?殆矣!

學業壓力、國際競爭力及扭轉國家觀念,可說是2020年代香港教育改革的三大關注事項,偏偏教育局在如此關鍵時刻,卻交出一個有如新冠病毒——牽連甚廣兼禍害數代港人的爛方案,迫使師生背負重大教與學壓力,卻換來國際競爭力接連倒退的惡果。當新冠科成為眾矢之的,愛國教育的成功將更遙不可及。如果這個未經深思熟慮、千瘡百孔的高中課程改革,真如局方所指,強行提早於今年9月開展,相關教育局官員及課程發展議會成員,都將成毒害師生、葬送香港、分裂國家的歷史罪人。試問楊潤雄局長及劉智鵬教授,難道你們就不怕在數年後,成為下一個李國章及羅范椒芬,因為推動課程改革造成的後果,而被國家問責追究嗎?

作者是中學教師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