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香港會變通化嗎?(文:曾志豪) (09:00)

上周專欄預言,當「小區」稱呼成為香港流行用語,下一步便可能連防疫政策也沿用內地「小區圍封」的思路,結果一周之內兩度「封區」,佐敦一次,碧街一次。林鄭稱這是「突襲性封區」,並揚言未來會有更多行動。

政府視「小區圍封」是政治重頭戲,因為這是和內地的防疫政策接軌的重要一步,政府希望透過「小區圍封檢測」,達到「清零」目標。不惜「勞民傷財」,也要把「圍封」進行到底。

「小區圍封」真能清零嗎?

檢測陰性的居民由踏出「封鎖區」開始,便重新暴露於病毒風險之中,理論上只要香港社區仍有病毒,任何人都有機會感染然後重新帶回「小區」,製造第二次傳播機會。

特別是這次「封城」的佐敦和碧街,居住環境惡劣、喉管接駁混亂,一人感染便容易傳播到成幢大廈住戶,所以若要封小區檢測,是否也應同時維修這些出事大廈的水喉,避免悲劇重演?

外界認為這次「突襲封城」只是前奏預演,下一步行動不如看看內地的「小區」管理方法,可見端倪。

內地的小區在疫症來襲時,採取封閉管理方法,包括圍封小區只准保留一個出入口、要實名登記出入、健康碼掃描。有些重災區更要求封鎖時居民要留在家中檢測兩次,方可放心。

那麼香港下一步會如何?實名登記居民資料?推廣「安心出行」?這應該是全民檢測後,政府希望做到的「全民措施」。防疫之下,「個體」的私隱便會輕易屈服在「集體」的管理之下,無力反抗。

只是封城抗疫是真有如此神奇功效?最近吉林的通化市「突然封區」,政府信誓旦旦會供應生活物資,結果民眾還是在網絡求救,有斷糧斷藥的危機。

香港下一步會像通化市這樣,不是個別「小區」,而是整個城市都封閉管理、全民檢測嗎?

內地有封閉的區域長達21天,才宣布「小區正式清零」!香港下一步,可能就是全港封閉檢測嗎?

作者是傳媒工作者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