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國會山莊與立法會:淺談「媒體類比」(文:陳智傑) (09:00)

美國國會山莊發生示威民眾衝擊事件,造成警察與示威者傷亡,多人被捕。示威者不滿美國國會確認民主黨人拜登當選美國總統而衝擊國會山莊,被部分內地媒體和官方發言人引以為喻,類比2019年香港示威者在「反修例運動」時衝擊立法會,旋即惹起部分美國輿論及香港媒體的反駁。

以眾所周知的事件作為媒體論述,乃傳媒述說常見做法,統稱為媒體類比(media template)。上世紀70年代的「水門事件」(Watergate),使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因涉嫌公器私用盜取政治對手資料而下台,自此在英語世界中,「門」(gate)一詞便成為政治醜聞的媒體類比。特朗普曾經面對的「通俄門」(指控特朗普團隊在2016年大選時跟俄羅斯暗通款曲),以及拜登一個兒子被指跟烏克蘭政治勢力有往來的「通烏門」,都藉着「門」一詞突顯其政治醜聞的意味,使大眾對新聞事件的角度一目了然。此外,以美國「911」事件去借代恐怖襲擊、以「諾曼第」比喻大反攻、以「鄧寇克」意指「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的撤退行動,都是常見的媒體類比。

用作類比的事 通常是社會集體回憶

媒體類比往往深入淺出,一語道出讓大眾明白的文化意義,有力地替新聞及政治事件「定性」。然而,媒體類比的運用及社會效果,要看社會文化條件是否成熟。

首先,用作媒體類比的名詞或事件,通常都已經成為社會的集體回憶,甚至是代代相傳的故事。社會事件要成為集體回憶,一般而言都是一些已經形成主流意見,甚至是蓋棺論定、功過分明的歷史事件。文化大革命和六四事件,姑勿論有再多的內情及故事,大體來說已經是香港甚至海外華人社會人所共知、理解為悲劇的集體回憶。當以文革和六四作為媒體類比,在華人社會通常會較易得到共鳴。

其次,使用媒體類比借古喻今,亦要看社會上的權力精英對所類比的事件定性是否有共識。人所共知的社會事件,也可以掀動不同故事;廣為主流意見所理解的歷史教訓,也可以有「翻案」機會。權力精英愈是對社會事件或歷史故事有相同的主流觀點、愈是把其他觀點邊緣化,媒體類比便愈有社會效果;反之則會是百家爭鳴、各說各話。再者,使用媒體類比作為政治和社會論述,也要注意如何回應古今時空不同和地域文化差異,自圓其說。

貿貿然類比 只會重新勾起「藍黃對決」

2019年7月示威者衝入香港立法會,源於反修例運動。反修例運動是香港社會於近代史無前例的社會運動,亦波及世界輿論與不同大國之間的政治互動。無疑,這場運動必將載入史冊,但如今便要為它蓋棺論定,又或者以運動期間的一些事件作為媒體類比,實在言之尚早。

反修例運動所惹起的社會撕裂延續至今,香港官民關係仍然緊張,民間社會矛盾情緒處處、傷口仍在。貿貿然以示威者衝入香港立法會一事,類比美國首都一觸即發的政治衝突,只會重新勾起香港社會「藍黃對決」的新仇舊恨,遠遠談不上做到媒體類比的傳播功效。

再者,美國國情跟香港社會狀况亦差異甚大。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種種的針對選舉公正的指控和官民互動,亦跟香港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政治和社會背景大有不同;美國和香港兩地的政治體制、議會制度、法制和公民社會,難以簡單類比。把衝擊香港立法會和美國國會山莊風波直接簡單類比,只會招來更多針對兩地政治體制和民情比較的討論和反駁。

內地輿論或簡單歸結「自由社會總是亂」

當然,上文的分析是立足於香港社會現况及對美國輿論的觀察。如果把目光放在內地輿論,香港立法會和美國國會山莊之間的類比,或許能讓部分內地受眾簡單易明地理解美國首都的示威畫面究竟所為何事。香港反修例運動對內地大部分普羅百姓的生活印象來說,大概就是一個「亂」字。以示威者衝入香港立法會的畫面去理解熒光幕前美國國會山莊的新聞,跟「自由社會總是亂」的「主旋律」不謀而合。

媒體類比的傳播效果因地而異,在全球傳播的視角下,是一個頗為有趣的研究課題。在新聞和資訊全球流動下,媒體類比的研究能讓我們更掌握地域民情之間的差異——在一地一處的精彩故事,可能在他鄉異域會變為不明所以的類比。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