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轉會潮的思考(文:王慧麟) (09:00)

近一個星期,社交媒體的議題,風起雲湧。第一,美帝總統特朗普(侵侵)被推特(Twitter)及臉書(facebook)中止、暫停帳戶,部分侵侵的支持者也被這些社交媒體暫停以至停止帳戶,引起了有關社交媒體限制言論自由的爭論。第二,就是近日在香港發生的WhatsApp轉會潮。事緣WhatsApp正在更新用戶與facebook分享資訊的要求,將用戶部分個人資料與其個人臉書的數據共享。這一波觸發了所謂的轉會潮,有不少WhatsApp用戶呼籲轉會去其他通訊應用程式如Signal等。

這都是牽涉到,社媒集團大到不能扳倒,以至如何令它們不能再用掠奪式手段壟斷市場的問題。

社媒提供的是民生必需服務

社媒究竟應否限制侵侵發言,以至停止侵侵帳戶呢?有支持社媒「禁言」的人士指出,侵侵及其支持者,利用言論攻擊他人,發布所謂「假消息」,以至煽動暴力,屢勸不改,停權是應有之義。另外有支持社媒權力的人士,以經濟學的角度指出,社媒是一家提供服務的公司,用戶使用社媒提供的服務,社媒當然有權力,按照服務協議,適當處分,包括禁言以至停止帳戶。這就是所謂「freedom of contract」,即是「合同自由」的理論:簡單而言,即是說任何人以及公司,都有權與對方訂立及取消合同,政府不可以隨便介入。而且,在市場上,仍然有好多社媒的公司提供服務,用戶仍然有大把選擇云云。

這些說法,表面有理,實質不堪一擊。其一,現在社媒提供的已不是一般服務,而是牽涉到日常民生需要的服務,即是說,這些服務是必不可少,而非可有可無以至是奢侈的服務。社媒已佔據不少人大部分的生活,而這些社媒已不是一般的商業公司,而是像水、電、煤這類提供傳統民生服務的公司(當然,亦有人會爭辯說,人們即使沒有水電煤的服務也可以生活,但人們究竟應該用何種方式生活,不是本文討論之列)。

不應任由社媒封鎖言論及思想

既然社媒提供的是一個民生必需的服務,那麼,現在這一兩間在國際市場上佔有壟斷地位的社媒,已不是一間普通的中小企,而是一個佔有壟斷地位的國際資本公司了。這些大型跨國集團,一旦為所欲為,任意容許或取消某個用戶的服務,這已不是什麼換手提電話公司服務這麼簡單,而是嚴重影響人們的思想、言論及行動自由。既然是牽涉了人們的自由,社會就不應任由這些公司,利用種種所謂理由,封鎖言論及思想。所以,當侵侵被大型社媒集團禁言之時,連侵侵極不喜歡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反對社媒的行為,相信也是因為大家都懷疑,社媒究竟基於什麼準則,隨意剝奪人們的言論及思想自由。

用戶不願社媒加強市場壟斷

其二,這些已擁有壟斷地位的跨國社媒集團,其業務早已變質。它們利用市場優勢,利用種種手段,掠奪用戶的「生物資訊」(biological data),進行其他各種各樣的交易圖利。用戶一旦同意服務,就要交出其個人資料、生活習慣、朋友資料、身體健康數據等,而社媒就利用各種近乎「掠奪式」的手法,務求「榨乾」用戶的個人及親戚朋友等所有數據,作出詳細的研究分析,最終就是要售賣資訊予其他公司賺錢。這些個人資訊,本是用戶的私隱,即使用戶願意交出個人敏感資料,相信他們也不願意讓社媒集團,以「掠奪式」行為,一來售賣這些數據予第三方,牟取巨額利潤,二來更不願意社媒利用手上掌握及運用海量的用戶資料,作進一步分析其消費行為,推出更多所謂「服務」,加強市場的壟斷地位,擠走其他市場競爭者,令人們選擇愈來愈少。

因此,近一個星期的社媒之亂,其實敲響了警鐘,讓用戶進一步反思:究竟為了服務及方便,他們願意犧牲多少個人資料?願意犧牲幾多言論及思想自由?當這一兩間跨國社媒佔有壟斷性的地位時,國際社會應如何讓市場出現更好及更健康的競爭,讓消費者有真正的選擇呢?這是刻不容緩的事。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