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中歐協議乃雙刃劍(文:劉進圖) (09:00)

在2020年結束前夕,歐盟與中國宣布達成投資協議,結束長達7年的談判。美國對這項協議很有保留,主要因為拜登新政府即將登場,恐怕歐盟搶閘與中國簽合作協議,會破壞美國與歐盟聯手遏制中國的大計。不過,正如俗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歐協議其實是一柄雙刃劍,不一定對中國有利、對美國不利。

歐盟為什麼要與中國進行長達7年的談判?因為歐盟看到,過去歐洲企業進軍中國市場,遇到許多有形無形的障礙,例如被迫簽署轉讓核心科技的投資協定、持股及控股受到嚴格限制、遭內地政府資助的國營企業不公平競爭等,這次協議迫使中方承諾結束這些無理行為,恢復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中國為什麼要與歐盟達成協議?因為中國看到,美國正採取各種手段,迫使中國的龍頭企業退出整個西方市場,所以寧願對歐洲企業作一定的放權讓利,也要藉這項協議保住中國企業得來不易的歐洲市場份額。

不一定對美國不利

對美國來說,中歐協議引發的問題,不是「歐盟是否可靠」,歐盟的關注,其實只不過是有參與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的關注,拜登政府要思考的是,是否一刀切強迫所有美國企業退出整個中國市場?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中歐協議的確對美國不利,因為美國企業讓出的市場空間,可能被歐洲企業填補。但如果拜登政府認為,遏制中國只限於戰略領域(如新能源、互聯網、5G通訊、無人機、生物科技等),並不包括非戰略領域(如傳統汽車、餐飲、零售、農產品等),那麼,中歐協議就有值得參考之處,美國企業也應該得到同樣的公平待遇。

中國換取到的 只是短暫時間窗口

對中國來說,中歐協議表面上是一次外交勝利,但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到底中國會不會執行這項協議,向外國企業開放市場,取消對外企的持股限制和技術轉讓要求,取消對國企的巨額補貼?或是陽奉陰違、一味拖延,令投資協議變成一紙空文?若是前者,則中國要準備對其他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採取類似的開放措施,打破國企長期壟斷的局面。若是後者,則中國要準備與歐盟全面破裂,歐盟將與美國合力扶植印度取代中國。無論是前者或後者,時間都會很短促,在美國大力施壓下,歐盟必須盡快拿出中國市場開放的真實成果,游說美國採取局部圍堵而非全面決裂的對華策略。中國藉這項協議換取到的,只是一個短暫的時間窗口。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