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回顧減廢成效——要「逆轉勝」還需看政府行動力(文:陳可淳) (09:00)

回顧2020,在一整年的減廢途上,我們都遇到了很多考驗。不但無可避免地丟棄大量防疫用品,亦因禁堂食令而使用多了即棄外賣餐具。2020年尾出爐的2019年《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更提醒我們,在新加上的難題下,積壓的廢物問題舊患仍未解決。要在2021年突破重圍,政府的行動力將是關鍵。

持續上升的垃圾量超越負荷

疫情持續,大家迫於無奈,每天扔掉口罩等即棄防疫用品,加上政府多次推行禁堂食令,不少市民改買外賣,產生大量即棄餐具垃圾。有環團曾統計過,2020年每周的即棄塑膠餐具垃圾達1億件,比往年同期增約1.2倍。然而,常見於餐具的「5號膠」及「6號膠」,2019年出口回收數字皆插水式暴跌。在環保署沒有提供本地回收數字下,5號膠回收量赫然由2018年的509公噸直線滑落至2019年的「零雞蛋」;6號膠則大跌八成至18公噸,可見單靠回收,實在難以追得上一直上升的棄膠量。

別以為待疫情完結,垃圾圍城的危機便會雨過天青。事實上,持續上升的垃圾量超越可負荷量,早已在預料之中。因此,政府於2013年定下減廢目標——2022年或之前將香港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減少到0.8公斤或以下。可惜,近年的廢物棄置量「多升少降」,2020年底環保署公布的廢物統計數字,顯示2019年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達404萬公噸,為10年內第二高,平均來看,即是每日人均廢物棄置量達約1.47公斤,餘下3年還要減約45%才能達標。依現時進度,減廢目標恐怕勢將落空。

外地收緊進口 港塑膠更難出口

除了本地減廢進度過分緩慢,我們還面對外來的重大挑戰——《巴塞爾公約》在2021年生效。世界多地收緊進出口廢塑膠標準,並要事前向相關部門申請許可證。這意味香港的可回收塑膠更難出口,只能依靠本地處理。然而,現時本地的回收政策,卻未能有效從公眾手上收集足夠的塑膠量,支持本地回收廠的營運。減廢不成,回收亦堪憂。

香港堆填區爆滿、廢物棄置量連年上升,加上疫情下即棄品用量急升,政府如果不跟上國際間開始制定淘汰即棄塑膠的政策,又或推出其他應對措施,不積極處理迫在眉睫的廢物處置問題,或會引發更嚴重的環境危機。

澳門、台灣措施值得借鏡

政府可以做的,最基本當然是兌現一連串只聞樓梯響的政策及措施,例如落實垃圾徵費、檢討膠袋徵費、推出膠樽生產者責任制、研究淘汰即棄餐具後的立法工作等。更進一步的,是把握疫情機會,創造綠色就業機會,讓減廢走塑能加進去重建可持續經濟的一環。趁此段時間更積極推動減廢的實際例子俯拾皆是,近至澳門早前宣布禁止難以回收或處理的發泡膠餐具進口,又或台灣與中小企推出可重用網購包裝計劃,或是在餐廳之間協調成立並享可重用餐具網絡,都值得環境局借鏡。

作為環保團體,比起總是批評,其實更渴望看得到減廢成效。現屆政府還剩一年半,2021年將是他們的最後一張減廢成績表。要力挽狂瀾,決心及行動力缺一不可,相信這也是香港市民所期望的。

作者是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