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台灣萊豬事件:屁股指揮腦袋的例子(文:關仲然) (09:00)

正當全世界為着疫症繼續焦頭爛額之際,台灣和台灣的政治新聞都近乎免疫,反而聚焦在一場「萊豬爭議」。

「萊豬」的萊,是指含有化學品「萊克多巴胺」。萊克多巴胺是一種常見的瘦肉精,吃了加入萊克多巴胺的飼料的動物,可以有更多的肌肉發展,同時不會增加脂肪,做到又瘦又多肉的效果。不少國家在飼養豬牛的時候都有使用,當中包括美國,但使用前提是要控制使用的劑量,不超過特定的標準。

此前禁萊豬進口 令美台關係更複雜

要控制瘦肉精的劑量,原因很簡單:萊克多巴胺雖然能夠幫助動物肌肉的生長,但本身卻是一種用來醫治氣喘的藥物,對人類、特別是心臟有副作用,輕則心跳加速、頭暈手震,重則心臟衰竭。所以是否應該在動物飼料中加入瘦肉精,一直以來都是不同國家的辯論議題。即使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在2012年通過了萊克多巴胺在肉類的殘留容許量安全標準,低於10ppb(parts per billion,十億分之一)就算安全,但這個安全標準在當年通過的時候,也僅以69:67通過;在通過之後,歐盟也立即發聲明反對。

雖然不少地方容許萊豬進口(包括香港),但反對的地方同樣不少,像台灣自2006年公告禁用萊劑之後,就一直禁止萊豬進口。這也意味着很多美國飼養的豬肉,只要含有萊劑就不能進口台灣。因着美國的豬不能「入境」台灣,令到本來已經複雜的美台關係,更加複雜。

爭議10多年 國民黨、民進黨位置互換

對於美國來說,一直都希望台灣可以進口更多豬牛,促進雙邊貿易。首要前提是台灣政府修例,為萊豬開閘(至於美牛的進口,主要障礙是瘋牛症問題)。其實早在陳水扁政府,就已希望解禁,但在野的國民黨和民間群起反對,加上陳水扁政府當時也未能控制立法院多數,自然無法成事。

後來的馬英九政府,都受過美國的壓力,馬政府希望放寬「萊肉」的進口規定,惹來了變成在野的民進黨大力反對,民進黨也佔領立法院的主席台幾天。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發起「反毒牛、反出賣、反欺騙」遊行,說這是民生的問題而非政治問題,反對馬英九政府。馬英九取得階段性的成功,放寬了「萊牛」的進口,但前提是牛要在30月齡以下,並且不帶內臟。

時間來到2020年,執政、在野政黨交互了位置,而國民黨和民進黨對這個議題的立場,也再一次互相交換。2020年8月,蔡英文政府利用行政命令,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進口(不超過10ppb);同時30個月以上大的美國牛也可以進口,這些都是以往禁止進口台灣的。蔡英文的行政命令發出以後,立即引來在野的國民黨大力反對,力度比當年的民進黨有過之而無不及。像早前國民黨立委就在立法院裏大倒豬內臟,以表反對。

10多年的萊豬爭議,來到蔡英文政府,終於解禁。這件事最有趣的地方,是昔日反對的,今天忽然贊成;當日贊成的,今天又變得極力反對,位置互換但又無損兩邊的投入程度,互相指罵不斷。那麼,這兩邊又如何向自己的選民、甚至所有台灣人,交代、解釋自己的立場轉變呢?

今天大力反對的國民黨,包括當日也曾經推動過「萊肉」進口的馬英九都頻頻出鏡(或許真的想復出),將矛頭指向蔡英文。國民黨說,今次最大的問題是蔡英文政府沒有做足諮詢,直接使用行政命令,是「黑箱作業,一人獨裁」;也有聲音說,今次蔡英文主動對美國投降,但實際上卻沒有從美國身上換來很多回報,加上美國政黨輪替在即,今次是蔡英文的錯誤計算。現在台灣的中央法規雖然已放寬萊豬,但一些由國民黨控制的地方縣市,仍然會繼續反抗,以地方法例抗衡中央法規,所以萊豬事件看來不會就此完結。

至於民進黨方面,蔡英文在發出行政命令沒多久,最初希望以過往在馬政府時代已放寬的萊牛作例,希望大家明白到萊克多巴胺並非如此可怕,只要做好把關就沒問題。但群情始終洶湧,國民黨也死咬不放,到了今年的元旦日,蔡英文終於說:「台灣是依賴貿易生存的國家,這個歷經3任政府的難題(萊豬萊牛),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我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所有國人同胞體諒,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們再三斟酌後的決定。」簡單翻譯一下,就是:意見接受,態度照舊,吃萊豬吧。

民進黨「提早引爆」 冲淡對選舉影響

這次萊豬事件,除了美國之外,國民黨無疑是贏家,因為大家都可以預計到:國民黨將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一直以萊豬議題攻擊民進黨出賣台灣人的安全,至少一直到2022年底的地方選舉;而對民進黨來說,蔡英文雖然再無連任考量,但對黨內其他蠢蠢欲動的人物,則是一大挑戰。當然,現在距離下次選舉時間尚早,如果這真的是「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那就不如早點引爆、在蔡第二任期的開始沒多久,為萊豬開閘,以冲淡事件對民進黨的選舉影響,這自是民進黨的計算了。

作者是香港教育大學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師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