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傅高義後,需要更多真正「知華派」(文:歐陽五) (09:00)

時至今日,若論中美之間還有哪些尚存的共識,人道主義和人文精神當屬重要兩項。

在中美關係未見轉圜、中澳關係空前緊張的當下,中美兩國仍能聯手在南極營救負傷的澳洲科考隊員,這種生命至上的人道主義共識當然值得提倡。更為難得的是,在美國知名學者、「中國先生」傅高義(Ezra F. Vogel)逝世後,中國民間、學界乃至外交層面都第一時間表達哀悼和慰問,既體現出兩國人民之間相互保有的人文關懷,也反映出雙方希望增進彼此了解、讓學術等民間層面交流剝離政治因素的心聲。

中美絕非「天生的對手」

中美之間固然差異不小,大到政經體制、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小到飲食習慣、消費理念、出行習慣,但回顧兩國200多年來的交往史便可知,中美絕非「天生的對手」,雙方的友好時期明顯多於緊張時期。

從1784年美國「中國皇后」號來華,實現有史可考的中美首次通商,到1979年中美建交後,兩國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日益密切,逐漸形成支撐中美關係大廈的三大支柱,友好往來堪稱雙方交往的主基調,雙邊關係總體保持螺旋上升趨勢。中美雖然出現過衝突甚至戰爭的逆流,但兩國之間歸根結柢並無不可調和的矛盾,在雙方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的當下,中美既無全面「脫鈎」的可能,更無全面對抗的必要。

「知華派」聲音恐被極端激進「反華派」淹沒

內地社交媒體有悼念傅高義的文章感慨道,傅高義的逝世代表着中美一個時代的結束,傅氏之後,美國恐再無真正的「知華派」。

事實上,從最初主要涉及經史詮釋、文字訓詁的「漢學」(Sinology)到近幾十年來興起、研究範圍日益廣泛的「中國學」(China Studies或Chinese Studies),美國學術界對中國的關注度非但從未減弱,還逐漸發展成一門顯學。除大名鼎鼎的費正清(John K. Fairbank)、傅高義外,還有研究中國的「三傑」孔飛力(Philip A. Kuhn)、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這些學者雖然多已作古或年邁,但其培養出的學生和業已形成的治學傳統,仍將是美國了解中國的寶貴財富。

遺憾的是,美國學界這些潛心研究中國的學者在政經界的影響力在逐漸下降,甚至連前總統卡特、前國務卿基辛格等真正了解中國的政界大腕也不得不面對話語權式微的現實。當蓬佩奧、納瓦羅等自詡了解中國的美國政客不斷為「麥卡錫主義」招魂的時候,美國客觀、理性的「知華派」的聲音更恐被極端、激進的「反華派」所淹沒。

中國的「知美派」應積極主動發聲

值得反思的是,在美國「反華派」漸成氣候、反華輿論引發中國民眾不安和反感之時,中國似乎也少了一些平和的「知美派」發聲。事實上,中國從不缺乏真正的「美國通」,更有數以百萬計的留學生有過赴美學習的經驗,惟專家學者和有識之士缺少在國際媒體上發聲的管道或勇氣,在西方主流媒體日趨民粹化、片面化的今天尤為如此。

中國文人固有克己復禮、反躬自省的文化傳統,但在媒介平台高度發達、資訊繭房現象日趨嚴重的刻下,中國的「知美派」還應積極主動發聲,讓真正全面、深刻的思想得以廣泛傳播。同時,美國的「知華派」也應在「反華」聲中勇敢站出來,用自己的真知灼見引導美國民眾找回一顆客觀看待中國的平常心。如此,則美國未來定會湧現更多「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美也終將走過這一段彎路,探索出一條積極正向的大國相處之道。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