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抗疫一年盤點:已到改守為攻的關頭?(文:張炳良) (09:00)

打從去年12月武漢傳出不明原因肺炎起,特區政府內部和一些傳染病學及微生物學專家已有所警覺。早於今年1月8日,不知名病毒已列入須向衛生當局通報的傳染病名單。首兩例確診兩天後,政府便於1月25日啟動最高的「緊急」回應級別,各部門及醫衛系統悉力以赴,並很快推行社交距離。

經過2003年「沙士」慘痛教訓,市民防疫意識也強,紛紛戴上口罩及使用其他防護物,反而是當時市面上供應不足,一度造成恐慌搶購。官民反應之快,對初發疫情之重視,醫衛人員之拼搏,不亞於台灣、新加坡,防疫表現突出,應記一功。

應變快惟疫情仍未受控

從表1(選定的國家及地區)可見,香港上半年的抗疫表現位於國際前列,以每百萬人口感染率計,只次於中國內地、台灣和澳門,優於新加坡和韓國,死亡率也低。

可是,疫情並未如期望停下來。相對上,內地雖為新冠病毒初爆震央,曾出現誤判漏報不報情况,但其後在舉國軍政民總動員、調動資源、厲行封城封區禁足等措施下,迅速控制疫情,逐步恢復經濟生產。香港的制度及民情,有異於內地,不可能照搬,但應不斷檢討抗疫策略,及早補漏,畢竟新冠乃強悍可變的病毒,且無徵狀,持久力勝於「沙士」。

早期社會上爭議應否「全面封關」,很可惜被過度政治化,有反對者認為提出封關背後有排斥內地的政治企圖,而另邊廂則指摘政府不肯封關,乃欲取悅中央而不理市民死活。其實,封關與否,可從傳染病學的控疫科學和封關的可行程度,進行實事求是的辯論。惟自去年政治撕裂後,理性討論的空間已變得愈來愈狹窄,事情易上綱上線,不利抗疫。

香港至今已爆發四波疫情,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見上升(見表2),但在國際間仍屬較低,遠勝英美,雖漸遜於紐、韓。本地防疫機制仍具韌性,醫衛系統齊心和專業,不過應疫人手已見緊絀。持續的「收緊—放寬—再收緊—再放寬—再收緊」,反映對病毒自外輸入和本地社區傳播兩頭,仍未能有效控制,讓不少市民和商戶漸感無所適從,社會怨氣日增。

特區政府公信力因政治因素受挫,動輒得咎,處事步步為營。特首林鄭月娥5月25日在網上撰文,表述政府的「張弛有度」抗疫策略,比喻為「三人拔河」,須考慮公共衛生、經濟影響和市民接受程度。三者之間,如何達至較佳平衡,多月來備受考驗。

香港乃人口稠密的繁忙都會,小區封鎖禁足,說易行難,就算在歐美澳,一些控疫禁令,也觸發部分民眾抗議,何况在當今香港政治環境,故不能把市民遵從視為必然,須全面顧及法規、流程、物資供給和執行力問題。同時,香港屬外向型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旅遊及與全球各地(特別是內地)的緊密聯繫,不能輕言封城封關。不過,新冠衝擊,已打破世界上不少必然,引來新常態。

國際抗疫正反經驗

全球疫情初期,曾有「強力遏制」和「群體免疫」(即較為縱容,讓全民發展出免疫能力)兩極不同抗疫取向,後者也考慮了醫療系統力量的局限,但國際經驗已說明,寬鬆放任的策略經不起考驗。

瑞典乃高信任度的社會,一直實行較自由放任的抗疫政策,不戴口罩,依賴國民自覺,不肯像其他歐陸國家限制活動以至封城,致死亡率偏高,為北歐他國之5至10倍,對經濟打擊亦大,最近連國王也承認抗疫「失敗」,要改轅易轍。

美英兩國官方早期輕視病毒,特朗普政府更只樂於把新冠「武器化」,全力攻擊中國,不像歐陸普遍嚴陣以待,致疫情完全失控;英國儘管後來終以強制手段及封城去抗疫,但已落後於形勢。

東亞各地包括香港走不同的應對道路。中國內地採取主動出擊的圍堵遏制政策,成效斐然。台灣和韓國除嚴控入境與檢疫外,也靠先進細緻的檢測與追蹤。新加坡在4月爆發第二波疫情後不敢怠慢,厲行形同局部封城的「斷路器」(circuit breaker)策略,對付本土病例急升,主因是外勞群聚感染,一直至6月才開始分階段放寬。

東亞抗疫至今遠勝歐美,皆因從不低估新冠病毒威脅。踏入冬季,歐美疫情惡化,各國紛紛封城限聚,而韓日兩國也跟香港一樣,出現再度爆發,韓國要考慮封城,日本也收緊限制。

抗疫之戰陷入膠着狀態

新冠疫情持續一年未止,此刻就好像一場戰爭陷入「膠着」狀態,須尋求戰略性突破,否則「收放」循環不斷的怪圈,徒增不明朗氛圍,曠日持久,甩漏漸多,市民和業者進退難以適從,助長疫情疲倦,風險意識也會名存實亡。

雖然政府自今年2月便成立防疫抗疫基金,以支援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及紓緩民困,毫不吝嗇,3輪撥款加上2020至21年度《財政預算案》特殊措施,共達3115億元,等於本地生產總值10%至11%,近日再注資64億元,但是庫房不是取之不盡,長困也有難顧的一天,而且派錢不能解決疫情。

一年下來,汲取經驗,以及海外和內地實例,香港應盤點得失,不能任由新冠病毒異變持續,去主宰命運。這場抗疫之戰,已到變法抉擇之刻,不應以普通的持久戰視之,因為持久將帶來更困難多變的戰局,耗盡醫衛資源,削弱經濟財政,打擊就業民生。在保障生命的同時,也須保障生活,這對廣大基層尤其迫切。

思考改守為攻,但須承受陣痛

醫學和經濟兩條戰線須並行結合,由經濟(放緩)配合醫學,逐漸過渡到醫學配合經濟(復蘇),因為就算有疫苗帶來曙光,仍需好一段日子才達至全民免疫,有估計全球疫情會糾纏下去再一年,經濟全面復蘇需時更長。香港不能被動地守下去,在此關鍵時刻,宜思考如何改守為攻。若仍以「清零」為戰略目標,則速戰或許可以有助速決,像內地、新加坡、新西蘭和澳洲的經驗,寧願付出一時之代價和痛楚,殺出血路來保安寧。

新西蘭兩次封國,標榜「go hard, go early」(出手強硬、從速)的應對策略。澳洲維多利亞省包括墨爾本於7至10月期間,因疫情失控而實施112天封禁,最後「清零」出來而得自由,民眾由初期埋怨抗議省政府,至後來喝彩感恩。新近悉尼再發現感染確診,新南威爾士省省長已警告會果斷遏止,不排除實施類封城措施。

此際香港,若要重手速戰的話,究竟須怎樣加限、是否全民強制檢測、社會上需付出多大代價,政府可算一個帳,並把所有的困難和兩難情况都「攤出來」,包括專家論斷,走出辦公室向市民交代,不再重複年初「全面封關」問題時迴避辯論,因為唯有取得社會上廣泛了解和認同,政府才有足夠底氣,去作出艱難的政策取捨。

控疫和政治難以分開。控疫須靠民情支持,而控疫表現又反過來影響對政府的支持。若處理上猶豫保守,則會兩者兼失。

作者是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