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旅業解困 還未進入問題(文:陳智遠) (09:00)

香港旅遊業冰封了超過半年,而且疫情反覆,對不少旅遊業者來說,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觀乎我們的旅業領導,提出所謂「解困」建議,不外乎是要求政府不斷增加財政支援,或是盡快通關。當然,旅業受重創時急需特別扶助,本是可以理解,但令人擔憂的是,業界似乎只一廂情願認為,通關了,即可讓旅遊生意「恢復舊有原貌」,不單完全沒有評估疫後旅遊業的狀况,亦沒有趁着這空窗期,洗心革面改善旅遊業各種結構性問題。

這種嚴重惰性,根本無助旅遊業在疫後面對新常態。

盲推本地遊 無法擺脫「殺雞取卵」

舉近年大力推動的本地遊為例子,當出入境旅遊完全停滯,「本地遊」忽然被視為救命草,不少旅行社推出大量本地遊行程,而政府為替業界紓困,亦推出鼓勵計劃資助旅行社推出本地遊產品。但整個推動思維又是以業界利益為先,卻沒有進入核心問題:如何在短期謀利之際,讓本地遊可健康持續發展,以尊重地區居民、保護城市的旅遊資源為先,而非再次產生破壞社區安寧的旅遊業生態。

香港旅遊業發展以往一直側重面向內地旅客,結果以購物為主的不過夜旅客大增,市場變得只以購物主導,旅遊業生出惰性,求量不求質,不需創新景點或加強本港文化推廣,造成旅遊業生態扭曲的結構性問題。早年不少報道亦提及,不少社區居民討厭旅遊巴阻塞交通,餐廳酒樓只做「團餐」,生活小店清一色變成金舖藥房,批評旅遊業只顧搵快錢,忽視居民生活機能需要。當我們突然大鑼大鼓要推動「地區特色旅遊」,業界有否先反思我們有多理解及尊重「地區」?

當未理順本港旅遊業發展的根深柢固問題,盲目推動本地遊,根本無法擺脫以往殺雞取卵式的發展模式。而除了業界,整個城市的旅遊政策發展及管理亦需要與時俱進,才能逐步解決旅遊業的弊病。

沒法有系統保護地區旅遊資源

首先,我們沒有良好的旅遊資源管理政策,政出多門,卻沒法有系統地保護地區旅遊資源。業界集中發展購物零售,忽視其他旅遊配套,甚至公眾旅遊道德教育,導致購買以外的旅行無法生存:鄉間生態被破壞、城市古蹟歷史消失、文化傳統沒法在市場延續下去。香港本已是個商業城市,生活枯燥乏味,創意高度壓抑,文化價值不被重視。眾多本地文化問題尚未理順時,我們根本沒有推廣本地特色深度遊的基礎。即使在表面加入所謂「深度」行程,也只會是小修小補,而非根深柢固地提升對本地文化及獨特旅遊資源的重視。

與民眾共創互贏?旅業領導不關心

同時,地區在整個旅遊政策及策略發展中,可以說是角色欠奉。以往遊客過多為社區帶來滋擾,旅遊業得益,卻把所有社會成本轉嫁到其他人身上,導致旅遊業與地區正面衝突。這種矛盾關係固然從來沒有解決過,業界亦未有考慮要發展「地區特色旅遊」。在日本、台灣等地早已發展出「地方創生」風潮,關鍵是要地區明白自己的文化內涵,並重新包裝成為獨一無二及深刻的旅遊體驗。當中,由居民參與帶來在地體驗,絕對是成敗關鍵。

日本和台灣都明白,如何在旅遊發展時,確立與地區及民眾共創互贏的生態,是最關鍵的問題,但坦白說,這是香港旅遊業領導們一點也不關心的事,成為發展本地遊最結構性的問題。

我們需要新的模式,讓社區在旅遊經濟中真正受惠,旅遊業應強化地區特色,吸引更多不同需要的旅客,促進地方經濟,也帶來資源改善居民生活質素,建立良性循環。有如日本及台灣的地方創生模式,也同樣有賴地區的獨特人文風情。

需加強文化定位 業界社區同參與

事實擺在眼前,我們再不能完全放任旅遊業純粹以市場運作,還需妥善管理旅遊資源,加強以文化角度重新定位,引入業界和社區共同管理、共同參與的工作倫理,並在地區層面定期觀察回報,盡快反應及改善旅遊業對地區的影響,讓地區和旅遊業共同得益。

疫情出現之前的「常態」,其實一點都不正常,業界與社區的關係早已嚴重破壞,付上耗盡社區及生態資源的代價,公眾也已非常警惕,不會輕易容許旅遊業「恢復原貌」。可以預見,舊有只以跑量取勝之道已注定走向死路一條,旅遊業定必進入「新常態」。雖然現時政府堵截不了源頭個案,加上除罩跳舞群組,令到第四波疫情強勢反彈,早前剛重啟的本地遊在一個月後又擱置了,卻又正好再給業界機會重新思考,究竟社會需要怎樣的本地旅遊發展?

作者是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