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灣區投票路難行(文:劉進圖) (09:00)

特首《施政報告》上周出台,在立法允許居住大灣區的香港居民投票一事上,有放緩迹象,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表示,有多項實際問題需要研究,暫時未能訂出立法時間表。這是一個明智務實的取態,讓大灣區港人在境外投票的建議,無論在行政上或在政治上,都是弊大於利的高風險動作,不宜勉強推行。

弊大於利的高風險動作

建制派政黨為什麼大力鼓吹政府立法,容許居住在大灣區的香港永久居民,毋須返回香港也可參與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投票?最明顯的政治理由就是,建制派在2019年底的區議會選舉慘敗,如果不搬出住在大灣區的數十萬愛國港人作救兵,延後了的立法會選舉再度舉行時,建制派可能再次敗選。

不過,如今延任立法會內只剩下兩名非建制議員,立法會選舉何時恢復,仍是未知之數,建制派暫時擁有完全操控立法議會、不受反對派制約的權力,政府正醞釀擴大宣誓效忠機制至全體公務員,稍後或會擴及所有公職人員,讓伴隨宣誓效忠機制而來的、霸王硬上弓的否決資格(俗稱DQ)安排,成為懸掛在所有公職人員頭上的利劍,有了這把利劍之後,還是否需要引入大灣區境外投票,政治上頗成疑問。

而且,容許大灣區港人境外投票,會引起一些難以解決的政治問題。例如,當有泛民人士報名參選,他們是否可以親身前往大灣區,在港人居住的社區進行競選拉票活動?他們的選舉單張,是否可以不受審查地送到這些內地居住的港人手上?舉行選舉論壇時,內地居住的選民可否自由觀看選舉辯論直播?一旦發生選舉違規投訴,選管會是否可以派人去內地調查取證?假如爆發賄選風波,廉署又是否可以到大灣區調查,或是要委託廣東省公安當局代查?

此外,這些在境外票站投的票,是在當地開票還是運來香港開票?候選人的代表如何親臨現場監票?當數以十萬計大灣區港人集體行使投票權,成為中外關注的新聞,內地媒體該報道還是不報道?內地居民看了港式選舉的投票盛况,若對內地的小圈子選舉安排有意見,這政治責任由誰承擔?

還有,約百萬海外香港永久居民目睹自己的投票權不被承認,若入稟法院指控政府歧視,要求容許郵寄選票,政府的答辯辭該如何撰寫?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大灣區居民只需個多小時便能直達香港,竟然還享有境外投票特權,居於內地其他省份的港人反而沒有,豈不是擺明車馬歧視居於上海和北京的港人嗎?

在想通這些問題之前,大灣區港人投票一事,還是按兵不動為宜。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