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西方傳媒封殺特朗普 有什麼值得學習?(文:陳帆川) (09:00)

西方主流媒體封殺特朗普,令香港網民咬牙切齒,認定美國新聞自由已死,忽略了這其實是西方傳媒的一次進化。如果我們放下「撐侵」的情緒,想像若香港媒體也能擔起堵截政府和警隊不實言論的責任,豈非更能維護報道公義?

西方自由派媒體對拜登與特朗普厚此薄彼,昭然若揭。惟最令香港網民不滿的,或者是西方媒體如何審查特朗普的發言,包括有電視台在特朗普談到選舉出現舞弊時,腰斬直播,主播並立即批評特朗普口中的指控不實;另外,當特朗普說出自己「其實已經贏了」後,很多媒體立即以「特朗普錯誤地聲稱自己勝出」為題報道。凡此種種,都是媒體對當權者的發言加上價值判斷,並果斷地堵截它們所認為不恰當的信息,做法罕見。

雖然這種封殺對「侵粉」來說難以接受,而對於看慣媒體一字不漏地轉述高官發言的香港讀者來說,更似是違反了新聞中立原則,不過記者其實是reporter,不是recorder(錄音機),將官方說話轉達公眾之前確實應該先查核和批判,要不然就成了免費傳聲筒,做了中央電視台。

其實西方大媒體自特朗普上台前,已一直被批評遭他牽着鼻子走。由於特朗普言論惹火,點擊率高,因此又形成一個他愈講媒體愈報、媒體愈報他愈講的循環。從前媒體就是以一種香港媒體也愛用的「各打五十大板」方式,去合理化自己的報道——完整報道特朗普的惹火言論,再找持反對意見的人訪問,去把特朗普的不實言論平衡掉,然而這終究還是幫助當權者散播不實信息。今場選舉事關重大,媒體一早預料特朗普會偷步宣布勝選,因此早已想好對策,拒絕再當傳聲筒。

反觀香港,其實早在去年「反送中運動」如火如荼之際,警方記者會便因警隊多次透過傳媒鏡頭對示威者未審先判,甚至作出「Yellow Object」等令人嘩然的失實描述,觸發部分記者發起杯葛,只不過和應者寡。媒體高層的理據當然離不開記者政治中立,任何人的說法也要報道云云。但當每一家傳媒都爭先恐後地發布即時新聞的時候,事實查核往往便要讓路給發布速度和點擊率,香港媒體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淪為政權的傳聲筒,直至今天還是一樣。這次美國媒體的集體經驗,是不是也值得香港傳媒界借鏡,反思「各打五十大板」式的所謂中立報道呢?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