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香港疫情與失業及就業不足(文:黃洪) (09:00)

香港政府於10月20日公布香港7至9月的失業率(經季節性調整)為6.4%,是16年來的新高。國泰航空集團則於翌日宣布重組及大規模裁員計劃,第一階段削減約8500個職位。失業問題再次引起社會的討論,大眾關注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會否繼續上升,亦希望找出可以減低失業及開工不足問題的方法。然而,本文不會就失業及就業不足作出長遠的預測,因為海外疫情再次上升,而本地疫情未來亦存在眾多不確定的因素。筆者希望藉仔細回顧自2019年至今,失業、開工不足的轉變,以了解近期勞動力市場的變化趨勢,從而揭示香港現時面對的失業及就業不足問題的性質及其嚴重性。認清問題的性質及根源,才能正本清源制定有效的政策與措施。

政府公布的失業及開工不足人數均以3個月的平均數來計算和發表,較難顯示有關狀况短期及即時的變化,未及了解疫情以及政府對策的即時效果;筆者根據統計處公布的3個月平均數,自行推算出按月的失業率及開工不足率。圖1及圖2顯示香港按月的失業率(未經季節性調整)、失業人口由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的變化。按月的失業率在2019年下半年一直維持於2.9%至3.3%之間,稍為高於上半年的2.5%至3.1%之間;2020年1月份,香港失業人口為12.14萬,失業率為3.1%。

保就業計劃只能減慢失業率上升速度

隨着第一波疫情在2020年2月初開始,2月份的失業率上升至4.2%;再加上第二波疫情在3月中出現,4、5月份失業率持續上升,5月份升至6.4%,共有24.82萬人失業。也就是說,隨着第一、二波疫情出現,在2020年1至5月期間,新增的失業人數為12.68萬,失業人口增長約104%。隨着5、6月份的疫情稍為紓緩,6月份失業率在2020年連續多月上升後首次下降,為5.9%,有23.16萬人失業,亦即6月份有1.66萬人脫離失業狀况。

港府的第一期保就業計劃於今年6至8月實施,但遇上7月底第三波疫情爆發,每日有過百宗新增確診個案,7、8、9月的失業率再次上升,分別為6.4%、6.9%及6.8%。9月份失業率雖然比8月份低,但失業人口為26.61萬,仍比8月份的26.56萬為高。7至9月期間失業率增長速度較1至4月為低,可見政府的保就業計劃只能減慢失業率上升的速度,但失業率仍然保持上升的趨勢。保就業計劃的效果未算明顯。

我們接着檢視按月的開工不足率(未經季節性調整)的變化,其變化大致與失業率變化相同,但亦有少許差異。2019年開工不足率變化不大。2020年1月份,香港開工不足人口為5.21萬,開工不足率為1.3%;及至4月份,隨着第一、二波疫情,開工不足人口上升至15.95萬,開工不足率為4.2%。在1至4月期間,新增開工不足人口為10.74萬,增長了約206%。

「開工不足」對疫情的起伏更敏感

以人數增長比率計算,開工不足的情况比失業的情况更為嚴重,可見有較多商舖、企業因疫情關係而採短期的對策——要求僱員放無薪假,或是減少工作日數或時間,而非立刻解僱員工。按2003年SARS的經驗,經濟會在疫情過去後快速反彈,所以僱主可能希望盡力保留現有的員工捱過疫情。正如,5、6月疫情紓緩,開工不足率於5月份開始明顯下降至3.3%,可見開工不足率較失業率的下降出現早一個月。5月份,開工不足人數下降至12.86萬,較4月份減少了3.09萬。可是7月份出現第三波疫情,8月份開工不足人數便立刻回升至16.82萬,開工不足率則升至4.3%。8月下半月的疫情再次緩和,9月份的開工不足人數降至14.02萬,開工不足率亦降至3.6%。由此可見,無論是以影響的幅度或是影響的速度而言,開工不足較失業更受疫情的影響,開工不足對疫情的起伏更敏感,而失業問題則對疫情的反應會稍為延後。

估計失業率突破7%

10月份的疫情較為緩和,所以開工不足人數在10月應有所下降,但估計失業率在10月及11月很有可能繼續上升,突破7%。由於第一期保就業計劃在8月份結束,部分僱主不再繼續申請第二期計劃,很可能是要為裁員作出準備,國泰航空便是最大的例子。如何紓緩失業人士及家庭因失業面對的困境,實在刻不容緩。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中大健康公平研究所副所長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