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多管齊下 為「雙疫大流行」作準備(文:智經研究中心) (09:00)

踏入秋季,香港新冠病毒疫情尚未受控,冬季的季節性流感高峰期已近在眼前,本港及多個北半球地區的衛生部門及醫學專家,均提醒大眾要預防新冠病毒病和流感「雙疫大流行」(Twindemic)。香港是否已經準備妥當?

早前有德國和法國研究指出,若流感和新冠病毒同時流行,可將後者的傳播機率增加2至2.5倍。雖然本港流行病學學者認為,上述研究結果未必適用於香港,但若雙疫流行危機來臨,香港無可避免要面對以下情景:

情景一:有人「詐無病」上學

過去香港冬季流感高峰期,很多時集中在小學及幼稚園爆發,故相信學校會是雙疫夾擊的高危場所。但學生今年停課多時,年末本港進入流感高峰,亦正值學校考試季節,學業壓力更大,萬一有家長因怕子女學習進度落後,堅持子女帶病甚至「詐無病」回校,後果不堪設想。

為此,學校必須做好把關工作。據教育局的指引,如校方發現學生有任何不適,應先安排病者到醫療室休息及量度體溫,並立即聯絡其家人安排他們回家。

另一方面,校方應提供適切的教學協助,使學生在家中休息或自行避疫期間,仍能夠有效地學習。其中一個可行方法是混合面授和網上教學模式。因應跨境生未能同步復課,有中小學安排身處內地的學生經網上會議室系統,與身在課室的同學實時同步上課和發問。各學校可為混合教學作準備,當局亦宜未雨綢繆,為有需要的學校提供資源。

情景二:公營醫療體系崩潰

還記得7月中、下旬,本港多日新增逾百宗確診個案,當時衛生署警告,若情况持續,醫療體系很容易崩潰。其實本港公營醫療承受力近年已岌岌可危,去年12月初本地冬季流感未算活躍,但多間公立醫院的內科病牀佔用率已逾100%。

可想而知,萬一雙疫同時在本港爆發,公立醫院勢必崩潰,到時還要看政府計劃在亞洲國際博覽館鄰近土地興建的臨時醫院,能否在4個月內完成工程,以趕及應付流感高峰期。

除了住院服務,化驗服務也會承受極大壓力。為了監察新冠病毒疫情,疫情初期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的化驗所負責為全港病人作新冠肺炎檢測,最終要多次找私營化驗所協助,才得以應付日漸增加、數以萬計的化驗需求。而衛生署化驗所亦負責化驗本港公私營醫療機構的流感病毒樣本,假如流感與新冠肺炎同時爆發,令疑似個案激增,公營化驗所將難以承受,或要再次向私營化驗所採購服務。

若不希望以上情况發生,香港應做好防疫措施。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若市民能保持衛生及戴口罩,遭兩種病毒夾擊的風險不高,另外,若市民已接種流感疫苗,即使社區有人鬆懈引起爆發,仍可減少受感染的風險。

情景三:憂人群聚集  或拖低流感針接種率

為了鼓勵市民接種流感疫苗,政府10月起分階段為兒童、孕婦、50歲或以上人士和長期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士,提供資助或免費接種流感疫苗。

惟今年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有不少市民,尤其是「老友記」和長期病患者,因擔心感染新冠病毒,而害怕到診所求醫、覆診。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今年9月訪問132位小學生或幼稚園生家長的調查中,有八成受訪家長表示不同程度擔心,包括等待接種時間太長,容易造成人群聚集,會增加病毒傳播風險。這些擔憂,或令他們對到私家診所接種流感疫苗卻步,拖低接種率。

汲取全民檢測經驗  提供場地及聯絡支援

汲取早前全民檢測的經驗,政府可以透過市民求醫首個接觸點——基層醫療網絡,做好疫苗接種風險管理,令市民安心打流感針。疫苗資助計劃可以借鏡全民檢測的一些做法,第一是透過預約時間和設限額控制人流,避免人群聚集;第二是全民檢測的社區檢測中心大多選址各區的社區會堂和體育館等,若當中部分可以借出,或有助將需要接種疫苗的市民和患病求醫的病人分隔,而這些場地亦遠較診所大和空曠,有助減低感染風險。

政府近年逐步在全港18區成立地區康健中心,全港首間、位於葵青區的康健中心去年已經啟用,以葵青區為例,地區康健中心可以統籌社區流感疫苗接種計劃,聯繫區內的私家醫生,購買其接種服務,以主中心和5個附屬中心作為接種場地,同時為登記成為中心會員的市民預約接種疫苗。未有地區康健中心的地區,政府可設法善用當區原有的社區資源,例如是一些服務當區居民的非政府組織、區議員和慈善團體。

預防雙疫大爆發,市民此刻當做足防疫措施及考慮接種疫苗,減低患病機率。而政府和社會各界除了作出呼籲,也應設法減少市民對打流感針的憂慮,以提高接種率。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