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五中」後的中國政經走向(文:劉銳紹) (09:00)

中共舉行十九屆「五中全會」,重點是第14個「五年規劃」。不過,外界關注中國的政治多於經濟,因為「十四.五規劃」跟過去的「五年規劃」不同,這一次多了中美貿易戰和國際鬥爭的元素(這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的「五年計劃」較少有的),而且經濟問題處理不好,可能轉化為政治問題,甚至引致政局不穩。由1950年代的經濟崩潰到1988年的經濟起跌和「闖物價關」,以及其後出現的政治衝突,都證明了這些規律和教訓,所以更應關注「五中」之後的政經走向。

先談經濟。可以預見,美國對中國的壓力將會提升,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圍堵也將有增無減,但我對此不大擔心。因為中國的承受能力很高,1950、60年代中國一窮二白的時候,外國的孤立也壓不倒中國,中國還發展出「兩彈一星」;今天即使國際形勢像官方所描述的「錯綜複雜」,也難把中國壓倒甚至一Q清袋。更何况,中國的領導層很懂得利用中國的特點──把壓力轉為全民承受,並藉此引發民族主義,反過來成為支持核心的力量。

細看「十四.五規劃」的主要策略,是「雙循環」,即國內經濟和國內國際經濟循環一起運轉。經驗證明,境內的經濟運轉往往是中國經濟的「救命草」,因為中國人口多(這也是李克強提過的「人口紅利」),市場大,只要內部運轉正常,減少副作用,一般來說都可以在逆境下增長。「六四」後的國際封鎖,以及2003年「沙士」後的情况,都是這樣。

中國也察覺「內循環」的重要,所以王岐山在上海「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表示,中國經濟要由投資驅動轉為投資和消費雙驅動,更多依賴國內市場,就是這個意思。

須保持「內循環」正常和暢順運轉

不過,引發中國經濟問題的,往往是內因多於外因,所以必須注意「內循環」的困難,畢竟今天中國的經濟模式已不是當年那麼簡單,也不像當年那樣可以閉關自守過日子。其中,中國自身需要的「金融創新」就是一個契機和危機並存的難題。中國現在已不能依靠工農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龍頭,但包括金融業在內的第三產業卻有不少制度性的局限,加上中國的大數據經濟和數字化進程(例如虛擬貨幣)又到了一個不能不進的時候。所以,必須保持「內循環」正常和暢順運轉。

舉一個簡單易明的例子。中美貿易戰下,中國由中央到地方都需要錢,而地方債務卻多不勝數,不少地方政府和企業為了維持運轉或向上級交數(經常變成「篤數」),於是用新債蓋舊債,或做新帳掩舊帳,形成表面風光但外強中乾的現實。所以,王岐山上周強調要預防「龐氏騙局」,即「煲大」經濟引致泡沫爆破。其實,這個苗頭已經出現,有人擔心可能出現類似2015或2018年的情况。

此外,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也形成另一問題。今天強調消費驅動的「內循環」,但消費力差距不斷拉大將導致貧富懸殊加劇。眼前,中國有3.3億人的人均GDP在2.5萬美元以上,但卻有10.5億人的人均GDP在4500美元以下。李克強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時也說,中國還有6億人的月入在1000元人民幣或以下。如果處理不好,貧富懸殊引發的問題遠多於「內循環」帶動的經濟效益。

所以外國有一句話:外來的經濟壓力壓不倒中國,但可以引發中國內部管理不善而產生的連鎖效應。眼前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糧食減產和糧價急升。以粟米為例,現價是4年新高,還在明顯上升。一些地方的大米價格也在上升,益陽市還出現「一車一定價」,即下一車大米的價錢另定。雖然,預料官方一定會出手穩定糧價,但這正說明「內循環」如果出現違常運轉的危險。

習近平進一步集權 內部不滿無可避免

正因為這類問題,所以「五中全會」的政治部分也引起關注。不過,外界的焦點主要是《中共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因為習近平將進一步集權,連中央委員會、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會的開會議題也由他確定;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會議的議題也由他確定或審定(黨章只規定有關會議由總書記召集和主持,而不是包攬議題的決定權)。表面上,這是避免旁人加入「私貨」(例如令計劃當「大內總管」的時候),讓習的權位更穩固,無人能挑戰他,但無可避免也引起內部的不滿情緒,從而積累日後的反彈。中國不能自騙,這類情况就是因為政治不彰而造成的內鬥基因。

近期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動態,是修改《國防法》。此法雖然不在「五中」處理,但在此刻公開徵求意見,也有某種意味。修訂的內容中,要求軍人必須「忠於中國共產黨」。眾所周知,「黨指揮槍」是老生常談的一貫做法,但如今用法律(不單是黨綱和軍紀)規範下來,還要求軍人(而不單軍隊集體)忠於黨,而軍人當然包括軍頭在內。從正面看,這是保證軍隊上下統一意志的預防性措施,但從側面看,這也反映或防範軍內(或者個別軍人)的異動可能。

只重經濟不重政改 無法自我更新

在「五中」之前,中共也處理了一批政法系統的中高層官員。從處理手法看,有點奇怪。各個政法系統都有至少一個典型案例,例如最新曝光的江蘇政法委書記王立科、中央巡視組原副部級巡視專員董宏(被視為王岐山親信)、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務督察局原局長肖卓、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副局長林楓。在中共的政治文化裏,這是有選擇性的展示,反映習近平和中央高層需要抓典型,整頓政法系統並藉以鞏固核心地位。可惜,這些都是選擇性反貪,而不是制度性反貪。還有,中共通過政法系統監督和反貪腐,但政法系統的人又誰來監督呢?

總之,「五中全會」是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2022年)爭取再度連任的另一個鋪路工程。不過,只重經濟對策,不重政治改革,始終無法自我更新。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