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從「十四五」規劃透視中國治理路徑(文:歐陽五) (09:00)

一場全球疫情,令中國進入世界輿論的風口。由中國抗疫衍生出的中國治理議題,引發愈來愈多的海外觀察者聚焦。不可否認,深化對中國刻板印象者有之;但重新審視、乃至調整修正對中國之理解者,亦多存焉。

自上而下之設計

筆者以為,於後者而言,即將出爐的「十四五」規劃是進一步理解中國治理的契機。一份規劃之形成,其背後是國家上下、社會各領域智慧之集成,也是時間沉澱之產物,從中或可透視兩條中國治理路徑:

一是自上而下之設計。眾所周知,制定發展規劃,源於計劃經濟時代,但中國在改革開放後仍堅持了這一方式。中國認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政府也通過規劃等方式,參與引導資源配置。政府與市場「兩隻手」的結合作用,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研究者的重視,實則也是中國治理的重要經驗之一。

設計發展規劃,需要在佈局、調研、推動社會參與等方面提前統籌準備。諸如天津等地方政府,從2018年底便面向公眾和市級部門公開徵集「十四五」規劃前期研究選題。今年7月以來,中共高層主持召開7場座談會,直接聽取專家與民眾意見。集思廣益、開門問策,正是中國治理之縮影。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規劃亦是一份政府的「承諾書」,是檢驗治理的「參照表」。規劃有中期評估,也有5年後的回望總結。如2018年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指出了「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預期性指標進度滯後的問題。這項長期掣肘內地科技發展的短板,將成為「十四五」時期着力突破的焦點之一。對照規劃調整實踐,並將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放入規劃,顯然提升了治理效率。

二是自下而上之參與。西方觀察中國者,或有不解於中國公民對政府的高滿意度。哈佛大學艾什中心今年發布的一項長期研究結果顯示,從2003年至2016年,中國公民對政府的滿意度幾乎在各個指標上均有明顯上升,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超過90%。筆者認為,其原因無外乎民眾對治理的訴求得到了回應,與政府治理的改進形成良性互動。

自下而上之參與

事實上,中共素有重視調研的傳統,並以之為與民眾互動的重要途徑。當年,毛澤東寫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前往湖南調研32天,深入傾聽農民感受與意見,以調研為依據形成對中國革命的判斷。重視民意,是夯實治理基礎必不可少的一環。

在以「雙迴圈」佈局的「十四五」時期,涉及諸多直接關切民眾福祉的議題,徵求民意是應有之義。本次「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首次在網上徵求意見,收到網民建言超過101.8萬條。未來擴內需將推動處理民眾收入水準、分配結構、城鄉差異等深層次發展問題,將是民眾對政府治理能力的再檢驗。

美國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今年撰文指出,在應對疫情方面表現出色的國家有以下三大特徵:機構高效運轉、政府可信度高、領導力強。曾認為「歷史終結」的他,雖不願明言當下中國治理是否有以上3特徵,但相信時間與有識者會得出確切的答案。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