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深圳正紅 香港當如何?(文:歐陽五) (09:00)

深圳正當紅,香港何去何從?

連日來,「四十不惑」的深圳經濟特區成為各界關注焦點,中央賦予這座「奇蹟之城」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更意味着深圳將在更高水平、更高起點的改革開放中繼續扮演「先行者」身分。有些港人對此感覺不是滋味,似乎深圳的成功就是香港的終點。

香港應聽懂習近平弦外之音

事實當然絕非如此。深圳能夠在短短40年間,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一躍成為經濟總量亞洲第五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在此間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將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經驗總結為「十個必須」,其中就包括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促進內地與香港、澳門融合發展、相互促進。

香港應聽懂其中的弦外之音。這一經驗的重點在於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及「融合發展、相互促進」,有媒體指出,最高領導人將深圳的發展與國家的「一國兩制」事業相提並論尚屬首次。深圳的崛起和戰略地位的上升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今又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等高度定位,未來發展機遇之豐富可想而知。香港既應抓住深圳「升級」的機會,主動探索深港合作新機遇,更要見賢思齊、反躬自省,向昔日的「小兄弟」多取發展「真經」。

香港應放平心態、放下姿態

改革開放之初,深圳一窮二白、香港馳名國際,向香港學習幾乎是深圳唯一的出路。從1990年時GDP佔比全國超過20%,到2018年被深圳超越,香港在過去30年間經歷了從巔峰到迷失的艱難階段,加之近年來本港社會被「港獨」「黑暴」「攬炒」勢力搞亂,港人內心優越感難免一落千丈。但正所謂「君子成人之美」,香港應樂見深圳之成功,至於「瑜亮之爭」的論調也可休矣。

曾經的香港是深圳乃至整個內地發展的老師,不過「聞道有先後」,深圳能夠後來居上也是青出於藍的結果。如今深港雙城「術業有專攻」,還應互相過河、彼此借鑑,共同推動深港合作再上新台階,這才是兩者應共同努力的方向。

香港應審時度勢、乘勢而上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回顧深圳奇蹟後特意引用了王安石的名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無論香港深圳,其崛起之路都伴隨着幾代人目標一致、經年奮鬥的艱辛歷程,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向。

深圳未來的方向已經明確,最終在於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則包括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習近平對深圳提出6項具體要求,落腳在「積極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見大灣區仍將是國家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一極,戰略紅利、政策紅利將陸續有來、不斷釋放、長期存在。

港人不應只盯着「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而妄自菲薄,香港作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的定位不會改變。習還提到加強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配合;繼續鼓勵引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充分發揮投資興業、雙向開放的重要作用,在經濟特區發展中作出新貢獻等表述,這應是香港全面理解、積極響應的正確指引。

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既是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特區精神,又何嘗不是香港的精神?未來,相信香港定能同深圳一起,攜手再創下一個發展奇蹟。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