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氣泡」救經濟(文:郭樺、鄭宏泰) (09:00)

近期新聞出現不少關於「旅遊氣泡」的話題,有說商經局與日本和泰國正討論成立「旅遊氣泡」,而且討論較為具體云云。其實這只屬「舊聞」,報道指出,早在6月新冠疫情穩定時期,香港已經和日本、泰國甚至印尼等地進行有關「旅遊氣泡」的討論,甚至傳出要簽署協議的風聲,但7月各地疫情反彈,而本港新確診個案又突然快速增加,「旅遊氣泡」的討論戛然而止。第三波疫情近期漸趨平復,此話題又被翻炒起來。值得玩味的是,為什麼要設立「旅遊氣泡」?設立「旅遊氣泡」對後疫情時代的香港有何意義?

挽救旅業 吸納基層就業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曾於今年6月民調中就市民旅遊意願做過調查,受訪市民表示未來一年有「頗大」或者「非常大」機會去旅遊的比例,不足兩成(17.1%),而表示「頗小」或「非常小」機會的則超過七成(71.4%),甚至有7.8%的受訪者表示「根本沒有想過去旅遊」,可見市民外遊意願不高。在安全、有效和可負擔疫苗出現之前,甚至出現後初期,有意出遊的市民可見都將是少數。如果「旅遊氣泡」對推動個人旅遊意義不大,那麼建立「旅遊氣泡」更宏觀的意圖應當是挽救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旅遊業,讓相關的零售、住宿、餐飲、運輸等大量吸納基層就業行業能夠重啟。

是否能夠達至目的,便要檢視「旅遊氣泡」本身的設計。「旅遊氣泡」來自於社會學社交網絡概念中一種原始形態。氣泡是由少數人組成的緊密而排他的交流網絡,氣泡內的交往自由而且充分,但在氣泡之外的交流則有阻隔。這種「小型社交網絡」的形式,相比全球化大型多中心、分佈式社交網絡,在信息傳播上原始而且低效,但如是也恰好有利於延緩疫情傳播。

牛津大學及瑞士的大學學者(Block et al. 2020)模擬不同社交網絡類型與新冠肺炎傳播速度關係發現,氣泡式社交網絡對於延緩新冠肺炎的感染速度是最有效的類型,相比毫不受限的社交形態可以減少三成感染者。引伸氣泡網絡概念到更大範圍,則形成了「旅遊氣泡」,即關係緊密而互信程度較高的一些經濟體,可以形成排他的小型旅遊網絡,在保證安全前提下,網絡內部交流採用較寬鬆的措施,而對網絡外的經濟體則採用更嚴格的措施。

形成氣泡取決於成員間經貿規模

這個氣泡在歐洲一些地理位置接近的小規模經濟體之間已經實現,但要注意,形成氣泡的條件,不僅限於地理位置或檢疫互信,而更多取決於氣泡成員之間經濟貿易規模。如果氣泡成員之間的經貿規模夠大且緊密,就較容易形成氣泡,這是因為氣泡的排他性要求成員之間能夠互相滿足各自的需要,否則氣泡中某一成員要在氣泡外才能滿足需求,則會破壞整個氣泡對延緩感染的作用。這也點明香港現在和泰國、日本等較大經濟體討論「旅遊氣泡」的可行性,會因為自身經濟體量處於弱勢地位,令整個討論淪為空談。

可與大灣區盡早建立氣泡

香港在第三波疫情逐漸平復下考慮重啟旅遊業,必然要考慮現實能力和民意維度。亞太所的調查發現,去旅遊的機會「頗小」或「非常小」的受訪者,最多人提及決定未來一年會否旅遊的主要考慮因素是「當地疫情是否受控」(78%)、「旅途中受到感染的機會」(70.7%)、「返港後需否隔離」(64.8%)和「會否遭當地人歧視」(36.8%)。如果這4項是港人後疫情時代選擇出行的最主要標準,則香港與其以弱勢地位向外尋求建立氣泡,不如將更多精力轉向爭取與高同質性(homophily)的經濟體形成連接更好,這也是牛津大學學者發現降低感染效果僅次於氣泡的社交網絡形態。例如香港可以與大灣區的澳門和「珠三角」9市尋求盡早建立「旅遊氣泡」。如果運作順暢且疫情可控,則考慮尋求與更多內地一線城市建立氣泡。這不僅符合市民出遊的條件,也能滿足一部分市民跨境生活和就業需求。例如澳門率先與內地建立了「旅遊氣泡」,且於本月開始施行。

汲取教訓 吸納高消費力過夜客

當然必須注意,自去年以來的嚴重社會矛盾,帶有濃烈的抗拒與內地進一步融合的色彩,其中原因相信與當年過急過快放寬政策,大量自由行旅客湧港產生不少社會問題,影響日常民生,政府又應對無方有關。汲取這種教訓,若然落實大灣區的「旅遊氣泡」,亦不能盲目增加旅客數字,而應吸納具高消費力、亦屬「過夜」旅客的類別,才能盡量減少社會成本,帶來更多經濟效益,達至促進本地就業、復蘇經濟的效果。事實上,相比2003年,內地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亦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的條件已經不復存在。香港過去扮演歐美與中國的橋樑,但歐美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現乏善可陳,多數仍未有效控制疫情。中美交惡下,歐美社會吹起歪風針對華人,更讓香港在後疫情時代處於非常尷尬的十字路口。

長遠來看要「重返亞洲」

從長遠來看,香港不但要放眼中華大地,聚焦大灣區,更可能要重構自己在歐亞關係中的定位,某種程度上要「重返亞洲」。相較之下,後疫情時代的亞洲可能更符合市民提出的4項條件。將發展與亞洲更緊密的經貿關係提到首位,找到新的發展動力來源,這種集中於固定區域的社交網絡(community),同樣是有效控制疫情的一種策略。

參考資料:Block, P., Hoffman, M., Raabe, I.J. et al. Social network-based distancing strategies to flatten the COVID-19 curve in a post-lockdown world. Nat Hum Behav 4, 588–596 (2020). bit.ly/3id5CDP

作者郭樺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宏泰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